师生风采

【教学质量管理年系列专访】

播撒真诚的育人之种——访自治区级教坛新秀郭艳光

添加时间:2013-12-16 11:18:24 来源:新闻中心 记者:王晓宇 张猛 宋梦格 摄影:檀璐

   郭艳光老师刚刚走进我们约好的地点时,记者心里的一丝紧张立刻烟消云散。这位年轻的副教授像邻家姐姐一样,带着爽朗的笑声,和蔼可亲,如沐春风。
   现任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的郭艳光老师,是自治区级教坛新秀,教育学硕士,副教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2000年任教至今,13年间,她把汗水洒到教书育人、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一路走来,繁花似锦。
   母爱情怀,播撒爱心之种
   从教以来,郭老师先后被学校评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管理育人”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身为班主任的她,像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着自己的学生。
   郭老师不仅教会了学生专业知识,还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着他们。她经常告诉学生做人要守时、守信,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鞭策。细心的她还为毕业生们举办礼仪讲座,像一位母亲对待远行的孩子一样叮嘱他们:“要从细微处注意,从小事中收获,大器是从琐碎的小事开始积累的。社会与学校不同,学校是打基础的过程,学习知识,就要把想学的都拿走,能学的都学走。而社会是实践的过程,要从中学习,积累经验,多看少说,多长见识,学到的长处就是你的。”她深知大一新生心理落差大,适应环境难,便犹如母亲一般对他们孜孜不倦地开导,让新生们明白大学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块跳板,只要通过自己努力,好好利用学校的资源,这块跳板依然会实现他们华丽的转身。
   郭老师因材施教,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揣摩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她笑着说:“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不是不去学习、不去做事,而是没有机会去了解,没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他们的内心可单纯呢!”基于这样的了解,她更愿意通过班会等各种途径听取“孩子们”的真实想法,站在他们的立场,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这样,“孩子们”有什么想法就更愿意和她交流,向她倾诉。也正是这样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式,让师生之间的情谊愈加浓厚。
   一颗爱护学生的种子,在郭老师的默默耕耘中茁壮成长。这颗发芽的种子拱破了师生之间的心墙,这份力量源自于母亲一般的情怀。
   勤钻执研,播撒教改之种
   郭老师不仅是班级的“好妈妈”,也是处处为学生着想的好教师。她说“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0’和‘1’在电气设备中最容易实现,也最稳定。这样学生们每天思考问题都在围绕‘0’和‘1’转。”为了使学生们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开阔视野,一直承担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教学工作的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课前讨论等方法,让学生针对自己不太了解的专业领域相互提问、相互解答,再将还没弄明白的问题写在纸条上。郭老师看到这些纸条后,会第一时间与其他专业老师讨论这些问题,有时更会上网研究、查找资料,寻求最佳答案,在下一节课上为同学们讲解。渐渐地,她发现学生们的问题愈发广泛,甚至有时连玩网络游戏时遇到的计算机相关问题都会向她请教,可见学生们在不断汲取着新的知识。问题虽杂,郭老师却总是力求完美地解答,13年来从未间断。
   “在我心中,研究网络就要培养合作的意识,而教育教学工作,也总不能一个人完成。大家一起来,相互学习,会有更大的收获。”的确如郭老师所说,她所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团队就凭借优秀的业务水平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团队编写教材的经历,当时,郭老师和她的“战友们”利用暑假时间,通宵达旦、加班加点地完成了全部版面的调整。郭老师回忆到这一段艰难时光,还是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对我来说,只要决定的事就尽最大努力做到我认为最好的,不然,我宁可不去做。”凭着这股韧劲,这本自编教材已经出版到第三版了。这些年,郭老师还先后主编、参编教材7部。
   在教学改革上,郭老师更是打破了计算机课程“一半课程在教室只看不做、一半课程在机房只做不看”的一贯思路,教学中,把所有课程都安排到机房,并将自编的教材内容整合串联成一个“项目”。如学习Word时,郭老师会安排学生按照要求写出特定内容的文档;在下一章讲授Power point时,就让同学们以此为内容制成幻灯片形式。如此一来,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也同时提高了大家的操作技能,更增添了他们的成就感。
   在采访结束时,郭老师邀请我们有时间去职业技术学院校区看看,那里到处弥漫着勃勃生气,特别是夏天校园的葡萄架下,紫色和绿色的葡萄,挂着淡淡的葡萄霜,飘着醉人的清香。我们好似已经嗅到满园诱人的香气,那恐怕就是像郭艳光一样的老师们默默播撒爱的种子,发芽、成长、焕发明亮的光彩。

责任编辑: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