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教学质量管理年系列专访】

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消”——访预科班优秀班主任厚福祥

添加时间:2014-05-15 09:34:32 来源:新闻中心 记者:张猛 贾萌萌 摄影:檀璐

   1983年,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小伙子和他的同学一起被分配到了原内蒙古林学院。当同学们陆续离开内蒙古另选它地大展宏图时,他却毅然选择留了下来。31年后,在这个桃李竞香、山花烂漫的时节,记者见到了当年的那个小伙子。如今,他已两鬓斑白,却是满园芬芳。他,就是我校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优秀的预科班班主任厚福祥。身为一名“50后”,他把自己人生中最灿烂的笔墨挥洒在教育事业上,每一笔,都饱含着对教育的挚诚,和对学生的热爱。
   21年后的又一次“触电”
   或许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在原东北林学院读本科的厚福祥老师是校学生会主席,这为他毕业后到团委工作埋下了伏笔。1987年,对厚福祥老师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他生平第一次当上了班主任。班主任生涯的第一次“触电”虽然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给予的收获不但是学生工作的经验,还有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们的问候和祝福。
   时光荏苒,厚福祥老师从党总支来到了各学院间,走上了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用他自己的话说,“从96年至今,18年党委书记,材艺院、能源院、机电院,我每个学院都转了两圈。”而说起厚福祥老师人生中第二次与“班主任”这个称谓打上交道,距离他的第一次“触电”,相距整整21年。说来真是无巧不成书,当年2004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蒙班的班主任临时有事,时任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的厚福祥老师作为“替补”,“挂帅上阵”,担任了这个班的“一把手”。从此,“预科班班主任”这个称谓正式走入他的生活。这场21年后的又一次“触电”就在这样的巧合中如同吸足养分的种子,终于萌芽破土了。


   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厚福祥老师是汉族人,却是蒙古族预科班的班主任。在他眼中,学生是没有民族差异的,与蒙古族学生交流也并没有别人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他心目中的蒙古族学生诚实、质朴、讲义气,每一个都是他的孩子。
   厚福祥老师的求学经历让他明白,一个人一生的良好成长离不开好的集体。面对自己的“孩子们”,他又怎么可能不付出呢?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告诉他,仅仅依靠班会这种形式,是不能让自己的经验之谈深入孩子们的内心、带动他们进步的。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厚福祥老师把目光投向了宿舍。在宿舍里,他可以跟孩子们一起谈笑,在轻松的氛围中帮助他们找到缺点、改掉坏习惯、相互取长补短。
   说到这里,厚福祥老师不禁流露一丝微笑,他告诉记者,最开始的时候,班级中个别宿舍十分脏乱。他见状就挥手示意宿舍的学生出去,然后自己拿起扫帚拖把把宿舍打扫干净,即使学生们再三请求要自己动手,厚福祥老师还是执意亲力亲为。从那以后,当厚福祥老师再来时,这些宿舍干净整洁,后来还被评为星级宿舍。正如厚福祥老师所言,“有些时候,用实际行动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比用语言告诉他们要怎么做强得多。”除了经常去宿舍看望孩子们,他还重视其他一切和孩子们的相处机会。就连学生生病,厚福祥老师定会亲自看望。“别人代替不了的”。的确,对于这些远离亲人外出求学的学生来说,厚福祥老师永远都是他们最宽厚的肩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预科班的学生大多来自牧区,其中不乏家境贫寒的。曾经在厚福祥老师的班里有一位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深切体会到母亲供养他的艰辛,于是偷偷逃课打工贴补家用。厚福祥老师了解到情况后,多次找他谈心,联系学院、学校,为他减免学费,还申请了各项补助。老师的帮助使这位学生从坚持自己的观点做法渐渐转变了观念、调整了心态、回归了课堂,曾经班里的后进生变成了前几名。
   对于班级的学习状况,厚福祥老师更是抓得紧。针对预科班学生学习底子薄、富有强烈民族情感的特点,他想方设法把热爱学习的意识带到这些蒙古族青年的心中。他经常宣传知识的力量,鼓励蒙古族同学从掌握民族历史开始,从阅读一个个英雄故事开始,找到自己心中的民族榜样、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他还专门组建学习小组,让同学们自己选出组长,再由组长带领组员学习,通过组长向他发短信汇报学习情况的方式促进他们的学习。更难得的是,厚福祥老师一直秉承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每天坚持看书钻研,并时常拿来与学生们分享心得感悟。而即便如此,他也一再对记者强调说:“我的方法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更有效的办法。”
   31年的历练,这个当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小伙子,如今已然显得淡定与从容、平和与谦恭。而当面对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毕业离开时,厚福祥老师不免心生感慨:“每送走一批毕业生,心里就感到一丝失落,毕竟以后不能经常见面了。”采访最后,厚福祥老师仍不忘叮嘱记者:“年轻人一定要记得,不管你是否喜欢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既然选择去做,就一定要做好。”
   是啊,对于每一届学生,厚福祥老师都要求自己不断地倾注全身心的爱,让自己的蒙古族孩子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多受益、快成长。厚福祥老师对预科班教育的挚诚,可见一斑。而当学生功成名就时,他深感欣慰却从未谈及。
   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消”……

 

责任编辑: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