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记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镇平安村党支书康红波

添加时间:2009-11-12 18:31:44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初见康红波,你很难把她和村支书联系起来,白皙的脸庞,清秀的身材,还带着点书生气。但就是这样一个刚满27岁的女孩,骨子里却透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和干劲。她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实现了从大学生到大学生村官、又到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镇平安村党支部书记的两大跨越,并在每个驿站中,都描绘出了动人而壮丽的风景,在人们的渐渐的信任和赞许声中,她迅速从一个文弱的学生成长为了一名平安的当家人、致富的领头雁、村民的贴心人。这无疑也给如今大学生就业的冬天点燃了希望之火。

  当村官——淘到扎根农村的第一桶金

  2007年的5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即将毕业的康红波,听到科右前旗招录首批大学生村官,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报名了。经过激烈的笔试、面试、体检、考查,她从2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平安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由于她在大学时就入了党,她以一名村党支部副书记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村官生涯。

  由于刚刚走出校门,再加之从小在城市长大,对农村生产生活缺乏了解,对农村的工作不熟,村民们无不向她投来怀疑的目光,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都接踵而来。但她没有气馁,边学习锻炼,边摸索着前进。她把自己定位为多种角色:普通村民、信息员、调查员、宣传员、卫生员、文秘……,唯独没视自己是大学生,更没把自己当成是村官。

  “‘村民利益无小事’,当村官就是要少说空话套话,多为老百姓办点好事实事。”从上岗第一天起,她就以这句话告诫自己。为了让像康红波一样的50名村官尽快地融入基层,旗委为他们每人提供了4.8万元上岗资金和20吨水泥,修建“文明一条街”。她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旗委和村民的期望,打好这入村第一仗。每天她早出晚归,顶着烈日忙碌在街头巷尾,做村民思想工作、给村民当助手、与施工队联系协调都成了她的份内之事。没出一个月,一条近千米长的水泥路便展现在人们面前,村民们走在平坦的大道上,心中充满了对这名大学生村官的感激。再看康红波,脸上却多了几分憔悴。

  渐渐地,村民加深了对她的了解,开始打消对她的怀疑。2007年冬天的农村合作医疗,更拉近了她与百姓的距离。她独自一人承担下了全村合作医疗费的收取,由于对这项新政策不了解,很多村民都拒绝交纳。为了让村民透彻的了解这项惠农政策,从中多受益,她不管刮风下雪都坚持入户,耐心的给村民讲解,细致的分析利弊,每天回到家中她累得倒头便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她的努力,使平安村首批参合率就达到了95%。两年来,全村已有7名村民受益,报销合作医疗款7376元。每提起这件事,村民们都感激的说“当初我们都不愿意参加合作医疗,多亏康书记,不然我们还不知道这政策有这么好。”

  康红波再也不是一个农村里的“城市人”,她淘到了当大学生村官的第一桶金——组织的信任,百姓的爱戴。村民们开始有些离不开她了,自家有个什么大事小情的,都愿意找她出出主意,过年杀猪,都不忘把她请为座上宾。也正是这些,让她觉得农村太需要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来改变,太需要像她这样的年轻人来扎根,一种对农村、对农民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村支书——肩负村强民富的时代重任

  2009年初,科右前旗采用“公推直选”的方式选举村党支部书记。整个竞选过程可以归纳为“5321”的递减模式。她在各级领导和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报名参加竞选,成为5名被推荐人员中的一员;从“5”到“3”的“公推”环节中,经过一番诚恳而真实的演讲后,她以82%村民赞成票的可喜成绩过了村民信任关;从“3”到“2”的“民主集中”环节中,她又顺利的过了党委信任关,成为进入最后决轮的2名候选人之一;从“2”到“1”的“直选”环节中,全村9名党员无一缺席,她惊人的以满票当选,成为全盟唯一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公推直选”产生的村支书,而且是女支书。她在兴奋喜悦之余,更觉得自己肩上担子越来越重。她暗地里下定决心:“当上村支书,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定要带领大家致富,不负乡亲们的众望,做一个好支书”。

  上任之初,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自己当初竞选时的承诺——为村里安装自来水工程。先是恢复铺设自来水主管道破坏的耕地,对于破坏不能恢复的5亩多地,经过村里筹集资金向土地受损村民赔偿了1万多元,然后积极筹措安装事宜。

  “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是村强民富的核心。她请来了包村领导、帮扶部门共同商议,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平安村产业三年发展规划》。产业仍以原来的大棚产业为主导,让村经济由纯农业型向城郊型转型,三年内实现“户均一个暖棚”的目标。目标定了,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她又多方筹措资金,寻求解决办法,通过协调贷款为6户农民建起了24栋蔬菜大棚,通过与帮扶部门自治区地税局协调,以反租倒包的形式新建暖棚42栋。再加上去年建的168栋冷棚,平安村的大棚总数如今已达到272栋,大棚产业规模走在了全盟的前列。

  大棚建起来了,怎样才能让它赚钱呢?尤其是冷棚,村民都觉得冷棚费时费工,见效慢,于是闲置了半年之久。村民辛宝芝告诉我们:“是康红波积极引导我们要改变旧的种植观念,不要看眼前利益,要看长远效益。她不辞劳苦的走家串户,劝说村民。并且带领大家外出到辽宁北镇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对比分析,我们接受了冷棚。”现在这些冷棚都基本上已落实到户了。150栋栽植了青提、红提品种葡萄,12栋种植香瓜。预计明年全部达产后,仅大棚一项就可为平安村民人均增收700余元。

  在发展大棚产业的同时,她还坚持“多条腿走路”,科学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今年初,镇里号召建养殖小区,她和村“两委”班子协商后,决定在村西北角的小缓坡上利用80亩的地方,建设养殖小区。于是她大胆引进12户养殖户建起了养殖场,主要养育肥羊、生态猪、鸡。自5月份以来,已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对来养殖小区投资建厂的养殖户她还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每个养殖户除了自己发展外,还必须带动本村10户农户,这样既可以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也可以带动全村人致富。此外,她带领村民还搞起了庭院经济,每户种植20棵葡萄,栽植南国梨400棵,户均3—4棵,既可获得经济效益,又绿化了环境。

  好支书——怀揣平安百姓的衣食冷暖

  村里的大事,她去奔波,村民的小事,她也处处放在心上。谁家有红白喜事,她总是第一时间到场,哪家有困难,她都主动上门帮助解决。贫困户于永贵家盖房子没有了檩木,她就去联系扶贫单位,然后帮助买建房材料。郭守信家的子女不尽赡养义务,她就多次找来子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老党员辛凤祥年迈多病,老两口生活非常困难,她就经常去家中看望,并语重心长的说:“你为党工作了一辈子,组织不会把你遗忘的,有什么困难你就来找我。”除了自己出钱出物帮助补贴家用,她还找来“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商议决定每年村里帮助解决300元的生活费。……这样的故事还很多,一件件深入人心的小事,无不倾注了康书记对村民真挚的爱。她以实际行动换来了百姓的爱戴,村民们都觉得她年轻、有文化、有魄力,为人处事和气可亲,做事干练。村主任张国友也感慨的说:“康书记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她上任之后,村里各项工作都有了很大起色。她做事民主,自律性强,有号召力,做啥事都从群众利益、集体利益出发,村民和我们班子成员都拥护她。”

  在她的带领下,平安村捷报频传,今年5月份平安村团支部被团盟委授予“‘五四’优秀团支部”;在建党88周年之际平安村党支部被评为旗级“‘五个好’嘎查村党组织”荣誉称号。康红波没有沉浸在成绩和荣誉里,卸掉戎装又轻装上阵了,她的心里装的是整个平安村的120户、410口人的未来生活。她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要让平安村成为全盟富裕村,让平安村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责任编辑:赵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