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我校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内蒙古雨养灌溉混合区春玉米规模化种植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添加时间:2018-08-13 16:10:04 来源:科技处 通讯员:王志刚 王俊生

8月11—12日,由我校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内蒙古雨养灌溉混合区春玉米规模化种植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启动会暨现场观摩会在通辽召开。项目首席专家、我校校长高聚林教授主持会议。

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赵明研究员与成员中国农科院李少昆研究员、河南师范大学李春喜教授、吉林农业科学院王立春研究员,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陈永胜教授、我校副校长芒来教授,以及农村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自治区农牧业厅科教处、自治区科技厅农村科技处、通辽市农牧业局以及内蒙古民族大学和我校科技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项目各课题研发任务负责人、项目实施区推广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等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启动会上,陈永胜教授代表会议承办单位、芒来教授代表项目牵头单位分别致辞。赵明研究员介绍了“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集成示范类项目的设计定位和执行情况,并鼓励项目团队树立“粮丰情结”,为科技支撑国家粮食丰产增效做出新贡献。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钟大森介绍了专项管理办法,要求项目牵头单位组织各参加单位强化顶层设计,细化实施方案,提升项目研发与产业需求的关联度、创新度和贡献度。自治区农牧业厅、科技厅张秀清处长、王永副处长分别就项目的协同组织实施和项目过程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内蒙古雨养灌溉混合区春玉米规模化种植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由我校及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等14家参加单位联合实施,共有100余名科研推广人员参与项目研发集成与示范推广工作。该项目针对当前技术储备与规模化种植技术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以优先破解制约玉米规模化丰产增效的秸秆还田培肥、节水减肥增效、机械化籽粒直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共性技术问题为中心,针对区域个性技术需求开展分区域玉米规模化种植技术体系集成,并以适度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大面积示范应用,为提升内蒙古玉米产量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技支撑。

从“十二五”开始,以我校高聚林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玉米超高产科技创新团队”先后主持实施了“东北平原西部(内蒙古)春玉米小麦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内蒙古春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和“东北平原西部(内蒙古)玉米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等连续三期的国家科技支撑课题,研发了耕层土壤改良、玉米品种优化、安全群体构建、节水调亏灌溉、减氮稳产增效、覆膜保水抗逆、机械化高效管理等7项共性关键技术,集成了玉米丰产增效关键技术模式12项,构建了“两改一增二保”玉米丰产增效技术体系。研发制定了玉米生产地方标准19项,获批技术专利4项,审定玉米新品种11个,制定并出版区域性玉米高产高效相关技术挂图21幅,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技术成果奖励6项,发表论文55篇、主参编著作7部,对促进内蒙古玉米生产的整体科技水平和技术储备能力的显著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进入“十三五”以来,“玉米超高产科技创新团队”又先后牵头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北西部春玉米抗逆培肥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项目总经费3528万元)”和“内蒙古雨养灌溉混合区春玉米规模化种植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总经费2853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有力促进自治区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发展,为支撑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王丽 审核人:王忠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