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网站

忆我们的老院长刘复初同志(郭连生)

添加时间:2012-09-05 09:59:52 来源:新闻中心

忆我们的老院长刘复初同志


郭连生


    在庆祝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60周年之际,回忆起原内蒙古林学院老院长刘复初同志在内蒙古林学院创建和发展历程中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我作为他的学生和继任者,提笔疾书,以示纪念。

关于校址的大辩论

    在1958年全国大跃进的浪潮中,内蒙古林学院在内蒙古北方美丽的小城扎兰屯诞生了。这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的一所林业高等院校。刘复初作为首任院长偕同老伴罗为群同志来到了这里,在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林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内蒙古林学院。
    林学院成立后,在全院师生中开展了教育革命大辩论。首先提出来的问题是,内蒙古林学院到底应该办在哪里?大字报、大辩论是教育革命主要形式。我当时作为一名学生,看到许多大字报引用了毛主席语录:“农业大学办在城里不是见鬼吗?”有的大字报提出,“扎兰屯是城市,在这里办林学院不符合毛主席指示精神”。对于办学地点,有的提出在牙克石,有的提出在图里河,还有的提出在大兴安岭林区腹地根河建林学院,才符合毛主席指示精神。还有的大字报写到“要为落实毛主席指示精神而奋斗”等激烈的言辞。面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刘复初同志沉着应对,没有看到他参与辩论,但他已决定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建校了。事经多年之后,我曾问到他当时对校址问题大辩论的看法时,他坚定地说:“校址问题用不着辩论,大学应当建在政治文化中心城市,才有利于学术交流和学校的发展。在封闭的环境中办大学简直是笑话。”这使我领悟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如何办大学的深刻理解。

树艰苦创业精神,立宏伟发展目标

    建院初期正值我国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物资奇缺,师生员工的生活极端困难。老院长心里非常着急。他一方面动员师生员工克服困难,自力更生,又千方百计请求上级支援。他把自治区副主席王逸伦同志,请到扎兰屯为师生员工做形势报告,对稳定人心,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他又从海拉尔肉类联合加工厂调来了牛羊下水,为师生员工解决营养问题,使人们深受感动。
    1960年秋季,林学院师生整体搬迁到了呼和浩特新校址。当时只建起了两栋宿舍楼和家属平房。教学楼只盖起了一层。在这种情况下要开学上课,要生活,怎么办?只能把宿舍当做教室,几十名学生挤在宿舍里,坐在上下床铺上,黑板挂在门上,听老师讲课。把车库改成实验室,老师指导学生做实验。冬天没有暖气,用砖搭起火炉取暖。就这样度过了1960年的第一个冬季,真可称为重走“抗大路”,艰苦办大学啊! 1961年春季开学时,把先建好的第一层教学楼起用作教室,才初步解决了教学用房。我们边上课边建校。当我1963年毕业时,一座六层高的教学楼也建成了。这是当时呼和浩特市最高的建筑。在几十里之外就可以看到它的高大身影。它向人们展示了我们成长的基石,也展示了我们老院长的博大雄心。
    在建校初期,老院长就制定了内蒙古林学院的发展规划,提出了“五年赶上老院校,十年全国第一流”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曾极大地鼓舞了全院师生员工的士气。如果不是因为紧接而来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尤其是“四清”和文化大革命运动,老院长提出的目标完全有可能早日实现。

办大学没有教授怎么行

    1958年是我国大跃进年代,许多高等学校迎运而生,新生的大学中最缺少的是高级知识分子,尤其是教授。我记得,1959年我们刚跨入学校大门时,有一种舆论说,内蒙古林学院不像个大学,连个教授都没有。不久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教授从外校走进了我们学校的大门,成为刚刚成立不久的内蒙古林学院教师队伍中的成员。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有各种不同的政治或历史问题。有一个三级化学教授,据说是个“大右派”;有一个历史学教授,据说是“历史反革命”;有一个森林经济学教授,据说也是“历史反革命”……。老院长把他们调入学院,并安排他们给学生上课,使他们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发挥了他们的才干,也改善了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给老院长的大字报有一条显赫的罪状:“网罗牛鬼蛇神”。现在看来,这正是老院长的重大功绩之一。1979年内蒙古林学院复校后,他把原来被错划为右派的老教师任命为教务处副处长……。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老院长博大的政治胸怀和远见,看到了他尊重知识,重用知识分子的优良作风。
    事隔多年后我同老院长谈到这个问题时,他坚定的说:“办大学没有教授怎么能行!科学知识是没有政治界限的。况且人的政治观点是可以改造的吗!”这使我感受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爽气质和坚定信念。

复校——内蒙古林学院发展的又一个转机

    在文化大革命中,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受到了严重冲击。许多高校下马了,搬家了。内蒙古林学院是一个重灾户。1970年自治区革委会决定撤销内蒙古林学院建制,整体合并到内蒙古农牧学院。并入内蒙古农牧学院后只保留原来的林学系,其余教职员工分配到院内其余各单位。原校址被改做半导体器件厂厂房。许多教师含泪离开,相继调离了内蒙古。人、财、物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1978年拨乱反正之初,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对林业建设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许多同志找到老院长刘复初同志提出,应当恢复林学院。当时他在政治上还未完全解放。但是他出于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地敬业精神,毅然担当起了恢复内蒙古林学院的责任。我当时任内蒙古农牧学院林学系副主任,他经常找我写材料,打报告,上书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家林业部。他多次亲自找自治区主要领导王铎同志,并得到国家林业部主要领导的支持,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并经国家教委批复于1979年在原校址恢复了内蒙古林学院。使内蒙古林学院在动乱之后获得了重新发展的良好机遇。
    复校之初,百废待兴,已年过7旬的老院长仍然焕发出革命的激情,带领全院师生员工担负起学院恢复重建的光荣使命。
我是内蒙古林学院的第二届毕业生,毕业后即留校任教。我亲身经历了内蒙古林学院的建校、发展、撤并和恢复重建的历史过程,目睹了老院长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呕心沥血,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部献给了我国高等林业教育事业的丰功伟绩。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革命情怀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我曾和许多同志谈过,如果不是老院长领导内蒙古林学院,很难想象在我国三年困难时期能顶住极左思潮的干扰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把内蒙古林学院坚挺地建立起来,在拨乱反正之初能把已被解散的内蒙古林学院获得重新恢复和发展的良好机遇。

勤俭办学,硕果累累

    回顾内蒙古林学院创建50多年的历程,虽然算不上惊涛骇浪,也算得上是风风雨雨吧。不管算啥,一种精神始终贯穿在他的发展历程中,那就是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就是遵循老院长刘复初同志的教导凝练出来的“团结、求实、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老院长在内蒙古林学院成立三十周年时的题词中写到“团结奋进攀高峰,求实创新育优才”这就是刘复初办学精神的精辟概括。
    在老院长的教导下,内蒙古林学院确实为祖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分布在祖国各地。有些毕业生工作在高级领导工作岗位上,有些成了专家教授,有些成了劳动模范和优秀的基层工作者。他们都是在刘复初精神哺育下结出的硕果。
    在庆祝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60周年之际,内蒙古林学院与内蒙古农牧学院合并组建的内蒙古农业大学也已走过了13个年头。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的农业大学。目睹今天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回顾刘复初同志的业绩,无不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新的业绩吧。

 

作者简介:
    郭连生,男,汉族,1939年11月出生,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9月1至1963年8月在原内蒙古林学院林学系学习,1963年8月毕业留校任教,1995年8月至1999年1月任原内蒙古林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任内蒙古农业大学巡视员。

 

 

责任编辑: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