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网站

忆恩师刘震乙先生(李金泉)

添加时间:2012-09-22 10:57:44 来源:新闻中心

忆恩师刘震乙先生

李金泉


    值此内蒙古农业大学60华诞之际,饮水思源,我们不禁想起那些建校的元老,而我更是回忆起了我的恩师刘震乙先生。记得刚入大学不久,就有人向我介绍说,先生在办公室读书、写文章,一坐就是半天,经常工作学习到深夜,整座楼只有先生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曾经和先生在一个教研组工作的税世荣老师、曹守谟老师、刘作新老师、布和老师都在先生的影响下,专心读书,废寝忘食,在办公室一坐就是数个小时,一度在畜牧系教师中传为佳话。畜牧系的教师们每当谈到先生,总是那样肃然起敬。后来,我逐渐发现当时的畜牧系近100名教师,唯独刘震乙教授被大家称为先生。我特意翻阅了汉语词典,试图揭开这独特称呼的内涵所在。令我失望的是在数个释义中,只觉得“老师”与“对知识分子的称呼”是最贴切的。然而,为什么同样符合“先生”称谓的其他老师却没有被如此称呼?大学生活的4年中,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1982年初,我毕业留校做了刘震乙先生的助教之后,才逐渐领会了“先生”这个特别称谓在刘震乙教授身上的含义。先生出自“名门”,1944年毕业于原中央大学,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其英文精通程度令旅居海外多年后回国的华人折服,在多次澳籍华人、美籍华人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年过六旬的先生,同步翻译竟一字不漏,在场的弟子和畜牧系的老师们都自愧不如。先生德高望重,温文尔雅,谦恭随和,仪表堂堂,原来这正是学者风采所赢得的尊称啊!先生一毕业就留在了当时非常著名的畜牧学家汤逸人先生身边做助教,得到了汤先生的真传,做人、做事、做学问,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严谨务实,勇于创新,谦虚谨慎,持之以恒,选准方向则大道无易;先生善于笔耕和总结,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总是能从简单的现象中悟出深刻的道理和规律,写成文章以指导生产,可谓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令基层的广大农牧民和技术人员心服口服;还有很多很多方面,先生总是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招数,成为当时畜牧系公认的学术权威,不仅在全国著名,而且在世界同行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先生曾多次应邀主持国际学术会议,1985年被联合国粮农署聘为“中国北方草原与畜牧发展项目” 高级畜牧专家。直至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呼和浩特市举行,我置身其中,似乎才更加明白“先生”这个尊称赋予刘震乙教授的道理所在。2011年11月18日,恩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呼和浩特市殡仪馆一号吊唁厅举行,大厅庄严肃穆,哀乐低廻。先生遗像两侧的挽联引人注目:锲而不舍献身教育心系千秋大业,孜孜不倦参政议政功载万世芳名。入室弟子们敬献花篮上的挽联也备受关注:恩师恩情恩重如山,学者学人学贯中西。许多参加告别仪式的同志都认为这两幅挽联恰如其分地表述了刘震乙教授其人其事。很多同志拿起笔,工工整整地将它们记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专门发来唁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同志,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同志,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同志,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春华同志,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巴特尔同志,自治区政协主席任亚平同志等国家和自治区领导敬献了花圈。此时此刻,作为先生的弟子,我又一次感受了先生的平凡与伟大,更为先生光辉的一生而深感自豪。在沉重的哀乐声中,我们全体弟子和家人送先生上路了,这一次不同于以往的公务出差,也不同于往日的送行告别,先生再也不会回来了。

    自1982年元月毕业留校之日起,我与先生共相处了近30年,情同父子,相敬相助,志同道合,薪火相传,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手把手,心贴心。从最早的本科作业、毕业论文,到之后的课题设计、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再到项目申报书、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学术论文,先生为我指导过多少次,早已数不清了,画龙点睛之笔,循循善诱之意,俯首帖耳之举,春风化雨之时,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渗透在了我的那点儿小小的成长和成绩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先生还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呼和浩特市‘乳都’的称号来之不易,内蒙古白绒山羊是国宝,这两项是我区乃至全国畜牧业的特色和优势,我们的学科要为此作出更大的贡献”。先生对内蒙古畜牧业特色及学科发展方向的定位,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启发,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科学研究的重点,对未来的事业充满了信心。先生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是留给我一生永不消逝的精神财富。那天,先生还谈到中国远征军是一支优秀抗日队伍等以往很少聊起的话题。我告诉先生,最近有一部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正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再次重现和歌颂了这支为中国人民争光争气,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了不凡风采的抗日军队。先生听后,脸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看上去很是欣慰。当我离开病房时,先生仍显得意犹未尽,我说:“过几天再来探望您”,先生微微点头。不料这竟成了我与先生最后的谈话。两天后,先生病逝的噩耗传来,我顿时懵了,原本计划的再次探望,如今却成为终身遗憾。
    在为先生撰写生平简介的过程中,曾几次不由自主地想到向先生求教、核实一些不确切的表述,然而,在恍惚中又突然意识到先生再也不会面授机宜,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了。一想到这儿,泪水便夺眶而出,先生的音容笑貌,先生的谆谆教诲挥之不去,留之于心,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一句句回荡在耳畔。曾有一事,我至今难以忘怀,先生的恩师汤逸人教授曾在“文革”期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赶到办公楼的走廊居住,积劳成疾。在科学的春天又一次到来的1978年,参加完全国科学大会之后,汤教授在人生的学术盛年,怀着对事业的深深眷恋,怀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怀着对弟子们的无尽关怀,丢下了他奋斗一生的畜牧事业,悄然辞世,当诉说起此事时,先生潸然泪下,直至泣不成声。还有一次,先生说起曾出差路过家门,却因公务繁忙未能探望母亲,匆匆回到呼和浩特市的第二天,就传来了母亲溘然离世的噩耗,说着说着,先生眼里充满了泪水,哽咽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在和先生相识相知的几十年中,先生总是淡定从容,乐观向上,仅有的这两次落泪情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这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对“百善孝为先”这句古训最好的诠释,它一直在感动和教育着我,恩师仙逝,教诲永存,先生奋斗的一生是我做人做事的楷模,先生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我几乎是含着眼泪写完了先生的生平简介,一位长期支边教师的足迹和形象,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在脑海,耳边总是响起先生生前常说的一句话“路是走出来的,成功在于执著”,在此与大家共勉。

    先生1944年于前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兽医专业毕业,留校任著名畜牧学家汤逸人教授的助教。一谈到恩师汤教授,先生便百感交集,当时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先生于1939年考入原中央大学,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先生便在汤教授负责的教学牧场帮一位外籍教师饲养奶山羊。临近毕业时,汤教授征求先生意见,说是否愿意留校做他的助手,先生喜出望外,欣然接受。谁料按照汤教授的嘱咐去和当时畜牧兽医系主任沟通时,却碰了钉子,敲门进屋后,主任满脸的不悦,一句话都没说,甚至连抬头看一眼这位年轻人的兴趣都没有。当时,先生留校的激情一落千丈,对能够担任中央大学教师的憧憬心,瞬时被彻底破灭了,沮丧的回到了汤教授的办公室,告知了刚才发生的一幕,出乎意料的是,汤教授听后,果断地说:“震乙,这就算打过招呼了,你明天就可以来上班。”就这样,先生如愿以偿地做了中央大学的教师,而且是名师手下的助教。
    直至1953年,先生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放弃六朝古都南京城的优裕生活环境和当时已有成就的教学科研基础,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满腔热忱,投身于亟待开发建设的内蒙古大草原,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从满头乌发的壮志青年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耄耋老人,足迹遍布内蒙古自治区的东西南北,山野小镇,先生像熟悉自己的故乡一样,熟悉内蒙古的茫茫草原和山山水水,对内蒙古草原家畜品种资源如数家珍。从讲师、副教授到教授,从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到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先生扎根边疆近60个春秋,无怨无悔,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高等教育和科技进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先生在农、牧、林、水、渔、沙、草、乳、医等广泛领域内提出的许多观点、理论和建议都言之有据,切中时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受到了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领导和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赞誉,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采纳。由先生主持和参加的中国黑白花奶牛培育,三北防护林地区农业综合区划,三河牛、内蒙古白绒山羊、乌珠穆沁羊和苏尼特羊本品种选育等10余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国家、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先生先后获得全国和内蒙古的先进生产者、全国农业区划先进工作者、内蒙古为四化做贡献先进个人、全国黑白花奶牛先进育种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多项荣誉称号。在众多的荣誉中,有一项荣誉先生格外珍重,那就是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办公厅联合授予先生的“自治区改革发展优秀建议奖”,先生视该奖项为党、政府和内蒙古人民对一个长期支边教师的充分肯定。1956年,先生代表自治区高教系统参加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先生将这一神圣的时刻视为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
    先生献身高等教育事业67年,曾主编《家畜育种学》、《动物人工授精学》、《家畜遗传繁育学》等多部国家统编教材,主讲家畜育种学、家畜鉴别学、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先生亲自授过课的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达数千人,桃李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1982年以来,已过花甲之年的先生开始招收首届研究生,至1996年最后一个弟子毕业,共培养研究生28名,由于先生的教导和鼓励,多数弟子在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获得了博士学位和进行博士后研究,在海内外各自的教学、科研岗位上取得了显著业绩,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先生创建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目前已成为拥有超过百名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畜牧业高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这些都倾注了先生献身教育、辛勤育人的心血和汗水。先生为人忠厚,谦恭和蔼、平易近人、坚韧不拔、踏实肯干、一丝不苟,对事业执著追求、孜孜不倦、锐意进取,对学生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训导有方,为学生和同事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被大家尊称为学业的导师、人生的楷模。

    先生曾历任学校系主任、自治区政协、人大领导等职务长达20余年,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中,先生从未停止过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并能把行政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其专业特长在行政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任政协和人大领导的十五年间,不仅出色的完成了各项行政工作,而且在科研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先生在高教生涯中积极提倡要培养德育、智育、体育三发展人才;培养专业、基础、实践三结合人才;培养长于本国语文、懂得外国语文、能够撰写学术论文的三文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生产三通人才等观点,时至今日,仍值得借鉴。先生堪称是一位厚德重教的资深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畜牧科学家、教育家。
    先生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不畏年事已高,奔走于内蒙古的山川大地、草原沙漠、森林农田,心系富民强区事业,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不计名利、潜心研究,耕则不辍。这主要来源于先生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以及对党各项事业的无限忠诚。先生常说,“我的生命、我的事业,永远和人民联系在一起”。事实正是如此,即使步入古稀之年,先生依然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地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第一线。一谈起国家、自治区、学校、学科和弟子们的事业发展,先生就满是激情、精神倍增,话语铿锵有力、侃侃而谈,甚至到生命的最后日子,先生仍然在向前来探视的人们详细询问学校和自治区的改革和建设,并为国家、自治区、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快速发展感到欣慰和自豪。
    先生在一生的奋斗历程中,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作风,先生勤奋自勉、刻苦钻研、知识渊博;先生无私奉献、诚恳协作、勇于创新;先生实事求是、不骄不躁、追求完美;先生治学严谨、造诣深厚、精于实践;先生生于忧患、尽心尽责、惜时如金。在先生身上集中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锲而不舍、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淡泊名利、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精诚合作、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先生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一生。先生的崇高品德、儒雅风范、优良作风和光辉业绩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作者简介:
    李金泉,男,汉族,1957年2月出生,内蒙古土左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78年3月~1982年1月在原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系学习,1982年1月来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工作,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原内蒙古农牧学院攻读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4月至今任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