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网站

[根植沃土]建校絮语

添加时间:2012-09-04 13:55:00 来源:新闻中心 浏览次数:<span id="hits">0

建校絮语


关亚农


    党中央为了更好地调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布局,更好地适应农牧业发展的需要和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农牧业建设人才,中央教育部于1952年7月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校长会议,经慎重研究决定,在原绥远省归绥市(即现在的呼和浩特市)建立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由河北农学院和平原农学院两院的畜牧兽医系及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合并而成。

探路之旅

    我那时是平原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一年级的学生,是该院首届学生会主席。中央关于成立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的消息传来后,在同学们中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由于畜牧兽医系要迁往边疆地区,远离家乡故土,环境艰苦,又不了解当地的情况,很自然地就出现了很多想法和议论。正当此时,学校又传达了中央教育部的通知,让派教师和学生代表,到归绥市商谈建校的有关问题。经同学选举和学校批准,我被推选为学生代表和建校委员,与教师代表佟恒,一同带着同学们的委托,于7月上旬奔赴归绥市。
    在归绥市,召开了一个小型的见面会。会议是由内蒙古党委农牧部部长高布泽博召集和主持的,参加人员记得有原绥远省教育厅副厅长武达平、农牧部的畜牧处长古儒扎布、兽医处长赛音吉雅、文教部的办公室副主任特木尔巴根、河北农学院的教师陈延中和庞敦敏、学生代表刘作新、平原农学院的教师佟恒和学生代表即本人等人。会上,由高佈泽博部长介绍了内蒙古的概况,研究了学校的建制、专业设置、建筑规模、招生人数以及校址的选建等。会后,对归绥市的市容和畜牧兽医设施进行了参观。
    回去后,我向平原农学院的领导和同学们传达了会议的概况和归绥市的市容市貌,以及内蒙古的概况。内蒙古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有众多的马、牛、绵羊、山羊和骆驼五大牲畜,但缺乏畜牧兽医技术人才。学校建在内蒙古,有利于学生接触实际,毕业后能将学到的畜牧兽医技术直接为发展祖国的畜牧业服务,大有用武之地。并将随身带回的当地特产,青莜麦稞子和比拳头还大的土豆,向同学们作了展示和传阅。老师曾在课堂上讲过燕麦是一种很好的精饲料,营养丰富,马吃燕麦有悍威。但大家都没有见过燕麦,这次所看到的燕麦和大个儿土豆(河南当地产的土豆如鸡蛋大),既丰富了学科知识,又对当地的生产情况有了一些了解。自听到传达后,同学们基本解除了对迁校的种种疑虑,初步树起了好好学习、毕业后为内蒙古和祖国的畜牧兽医事业发展的信心。事实证明,以后搬迁,5名教师和41名同学,无一人掉队,顺利完成了搬迁任务。

建校之议

    在高佈泽博部长主持的一次筹备会议上,参会代表对学校的建制和招生规模进行了热议。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学院设两个系,系下设两个专业,即畜牧系和兽医系,畜牧专业和兽医专业,学制各为4年。每个专业,一年各招两个班,每个标准班为30名同学,在校学生总数为480人,为留有余地,总人数定为500人。
    学校的房舍建筑,根据当时的全国经济情况和学生在校人数的规模,教学用房一律建成二层楼房,行政办公用房则一律建成平房。待形势发展需要,再建高层楼房。我记得很清楚,高佈泽博部长当时反问了一句,如果建成高楼,这些二层楼和平房怎么办?有一位教师代表说:“扒掉!”高布泽博部长当即回应说:“不能不能!改作它用嘛。”从而不难看出,老干部的“勤俭建校”思想,是多么的高尚。现在还可以看见,当时建造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和行政用平房,如已改作它用的教务处、财务处楼、青年教师宿舍楼等二层楼,以及物业和总务处用的东西平房,都一直还在沿用着。
    至于校址的选建,则由建校委员和办事机构共同负责,选妥后,报建校筹委会审定。

选定校址

    会议之后的某日,由办公室负责人张力克,带领建校委员刘作新和我以及几名工作人员,分乘两辆吉普车,绕着归绥市城郊,环绕行驶,物色合适校址。当行到桥靠村以南、铁路苗圃南侧时,忽见一大片开阔的平整荒地展现在眼前。该荒地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500米,离新城南门约六七华里,北靠铁路苗圃,苗木葱绿,既可挡风,风景又美观秀丽;西边约500米处有一兽医科学研究所,经过协调沟通,将来兽医专业可以借用作为学生教学和进行实验的理想场所。因此认为,该荒地可以作为中意的首选建校地址。向建校筹备委员会汇报后,又派人进行复查和评估,初步作为建校地址,又与有关方面协调后,最后确定为建校校址。

建校功臣

    高佈泽博部长,是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筹建和建设当之无愧的功臣。他当时任职内蒙古党委农牧部部长。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后,被委任为副主任,兼任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的首任院长。从而担任起了筹备和建设学院的重担。现择其所做的主要工作,简述如下。
   (一)主持召开筹备工作会议,制定了学校的发展规模、专业设置、招生人数、校舍建设规模、校址的选定以及教师的选聘等。
   (二)确定和实施了在新校址尚未建设之前,先选定临时校址(即原绥远省女子师范学校的旧校址),先宣布学院成立,边上课边建校的英明措施,对超前培养人才和加速学院建设,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确定了学校的机构设置,根据当时的学生人数,初步设教务处、总务处和院长办公室,借用和配备工作人员,在院长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筹备、建校和日常工作的运转。高佈泽博部长,因身兼二职,双方都要兼顾,时常按计划和需要,到学校来指导工作。
   (四)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民族政策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对生活方面的关心和照顾。高佈泽博部长,是一位参加革命较早的老干部,现身说法,向学生干部和广大同学们讲解艰苦的革命斗争历程,既要和敌人作斗争,又要和艰苦的环境作斗争。在所讲的事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早年高佈泽博部长奉命到苏联学习,从归绥市出发,要穿越广袤的大草原和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化装成商人模样,身穿大白茬皮袄,冒着凛冽刺骨的寒风和零下30多度的气温,绕过敌人的据点和封锁线,行走几十天,才能到达苏联。饿了,就着白雪,吃几口炒米。为了御寒,出发以前,要吃一大碗绵羊尾巴肥油,吸流入肚,又香又解馋,不吃就顶不住寒冷的侵袭呀。
    还介绍了牧民的生活生产情况。谈到牧民从游牧生活,按政府的政策要求,向定居游牧过渡。内蒙古有五大牲畜:马、牛、绵羊、山羊和骆驼,基本上都是自然繁殖,缺乏改良技术,缺医少药,一遇到传染病,牲畜就大批死亡。多么需要畜牧技术人员为他们服务呀!
    此外,还邀请当时的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王再天和内蒙古妇联主席乌兰,为同学们做政治形势和少数民族政策等方面的报告。他们的高超的报告技巧和丰富的报告内容,使同学们受益匪浅,至今难忘。
同学们大多数来自中原地区,有的来自鱼米之乡的江南或上海、广州等城市,有的还是归国华侨,对寒冷地区的气候环境,很不适应。高佈泽博部长,怕同学们受冻,统一让学校给每位同学免费提供了一个草褥子和一件棉大衣,解决了同学们安全过冬问题。另外,还延续同学们入学时享受的包干待遇,继续免费供餐,直至毕业。
    (五)利用暑期,组织同学们到大牧区参观实习,增加同学们对牧业生产情况的直观了解,增强为少数民族服务的信心。在参观实习过程中,也有一些拨动人心的花絮,值得一提。
    那时的草原,特别是我们去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基本上还是原始草原。草原辽阔,一望无际,草高密茂,高可及腰,远远望去,好像农区的麦田模样,随风起伏,波浪滚滚,煞是好看,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同学们打闹戏耍时,前跑后赶,前者若突然蹲下,则影踪全无,使追者寻找无着。不仅使同学们大大开了眼界,面对草原也增加了几分欢心爱意。
    牧民们特别朴实,热情好客,女主人更是蒙装素裹,风光靓丽。同学们乘坐的是大卡车,一路颠簸,又渴、又饿、又冷、又累。进蒙古包后,和主人互道“善拜诺”之后,主人则以牛奶、奶茶、炒米和手扒羊肉招待。同学们见此美食,像饿虎扑食般,猛吃猛咽。因对这样的高蛋白美食不太适应,于是便出现了“十五好过,十六难熬”的场面,不久胃肠就开始造反,咕噜声不断,腹泻连连,一场饮食风波,两天后才渐渐平复,也算是对牧区生活的一次练兵吧。
    蒙古族又被称作“马背民族”,马当时又是牧区的主要交通工具。为了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学习骑马,也是同学们必修的一项科目。有一次,当指导教师讲完骑马的主要技术要领后,挑选最老实的马匹,让同学们作骑乘练习。有一男同学,在指导老师的扶持下,骑上马背,缓步走了一程后,马突然奋蹄飞奔,慌乱中,该同学忘记了让马站住的要领,乱抖丝僵,马越跑越快,出现了落马的危险,于是该同学便情不自禁地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吓得指导教师忙飞马赶上,制止了马的狂奔,该同学才安然离鞍,一场惊喜剧,也告结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反复磨练,同学们包括骑马在内的不少畜牧兽医实用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简介:
    关亚农,男,汉族,1927年9月出生,河南内黄县人,副教授。1952年8月至1955年7月在原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兽医系学习,1955年8月留校任教,1988年7月退休。


    (此文转载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系列丛书——校园书简》。)

责任编辑: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