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网站

【教学质量管理年系列专访】

第二届教坛新秀专题报道(三)——创新为基,用心育人

添加时间:2013-11-05 09:54:13 来源:新闻中心 记者:彭静 王丽 通讯员:教务处 李东红 浏览次数

    编者按:教师,踏上三尺讲台,以其知识的渊博与生命的激情,滋润和温暖着每一名学生。在第29个教师节前夕,学校评选表彰了第二届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我们将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展现我校教师崇高的师德风范、精湛的业务技能和追求高尚的人格魅力。
    点击链接查看第二届教坛新秀专题报道(一)——以爱为本,润物无声:
http://www.imau.edu.cn/show.php?contentid=7970
    点击链接查看第二届教坛新秀专题报道(二)——以教为业,持之以恒:
http://www.imau.edu.cn/show.php?contentid=8033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们不断学习,积极探索,追求创新,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交流互动,创新教学思维

    韩冰,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细胞生物学”、“药学基础”、“普通生物学”课程。自2000年讲授“细胞生物学”时就开始探索改革教学方法,经过不懈努力,该课程在2007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并进行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她不断创新课堂讲授方法,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相关内容撰写课程论文,做成PPT课件在课堂上演讲,相互学习借鉴。她非常注重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鼓励本科生在2、3年级提前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实训,先后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4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3项。她在科研上运用创新思维,主攻“植物抗逆分子机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省部级和其他项目7项,出版研究专著1部,发表文章20余篇。主持“细胞生物学多媒体教学改革的研究”等教学改革项目3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篇。先后获得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获得六次“优秀班主任”称号。

    王玉珍,中共党员,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2006年任教以来,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思考能力。作为新设制药工程教研室负责人,她带领教研室的各位老师从零做起,汲取经验,努力创新,制定了专业培养方案,完善了教学大纲,已建成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和生物技术制药专业实验室五个。她不断积累创新专业学习方法,提高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建立了完整的实习实训培养方案。在教授免疫学课程中,她将免疫学前沿动态不断引入到课堂授课中,更新学生知识储备。巧妙引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出教学问题,调动学生兴趣,引起学习热情,启迪学生思考,培养创新思维。她还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将课堂设在实验室,让学生动手,直观学习免疫学方法的科研应用。还特别设置学生团队协作讲课环节,以小组为单位,查找资料、组织语言,讲授准备内容和回答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提高了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变成一种享受,也得到了学校教学督导组的认可。她还在免疫学试行双语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整改方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英语词汇,提高专业英语文献阅读能力,并获得学校教学改革项目资助。她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先后两次在学校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张明辉,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作为留美归国博士,他不断对比中美教育,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籍,积极探索,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他结合中国本科学生基础扎实的特点,将美国教育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动手性的方式方法融入到教学当中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知识带来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他还将国外的“面向问题的学习方法”引入到本科教学当中,根据自身在企业工作经历,结合教材和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解决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他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年龄特征,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与动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大胆质疑、勇于创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段兴华,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犯罪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身为德育教研室主任,带领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所承担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于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她一直致力于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完善,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的成长需要与国家的育人目标相结合,遵循探索、顿悟、实践的规律,运用情境化实践教学模式,形成双向互动的教学格局,力求让“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能够真正入心入脑,内化为学生的价值理念,并贯彻到实际行动中。2008—2009年,她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密苏里大学学习咨询心理学,回国后,她将在美国学习到的育人模式引进基础课的课堂,并在双语专业的学生中开展双语教学。她还在教学中引进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教育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心理健康素质、道德法律素质的方法和内容,既开阔学生的视野,也为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12年,她带领教研室制定了《内蒙古农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自1997年开始,她一直担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教师,接待来访者近千人次,曾开设《大学生成长心理训练》、《大学生校园压力管理》等选修课,荣获全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重视实践,创新教学模式

    栗丽萍,中共党员,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任教以来,讲授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农畜产品加工技术》、《啤酒加工技术实训》、《白酒与酒精》等多门核心课程,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600学时以上。在教学过程中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进行课程设计,以项目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以“产品”的形式进行考核和评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产品研发意识、创新能力及职业素养。2010年,负责建设的课程《农畜产品加工技术》被批准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的教改项目《食品加工类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被批准为校级教改项目。
    在专业建设中,她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聘请管理人才、技术能手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专业建设研讨。自2007年开始,经过两期建设,完成了酿造加工技术实训室的基本建设,现有啤酒加工、葡萄酒加工两条生产线,拥有大型设备10余台,满足了酿造类课程的实训任务。2010年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她还利用工作见习期及假期时间,深入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实践。曾在蒙牛乳业液态奶生产车间及品保部工作,担任原辅料及过程专员,积累了丰富的液态乳制品生产及质量管理经验。自2005年,多次带领学生到泰顺兴业(内蒙古)食品有限公司及内蒙古骆驼酒业进行生产实践,与各实习单位建立了良好关系,并广泛联系历届毕业生,建立了从学校、食品生产企业到食品检测机构的密切关系网络。
    他们用执著的热情收获了教师的幸福,他们用创新的理念收获了育人的快乐。他们愿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智慧和全部心血,为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