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在第十届“挑战杯”
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喜获佳绩
近日,第十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结果公布,学校选送的40组参加省级竞赛的作品,经过初审、复审和终审问辩等环节的比拼,共有15组作品获奖,其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2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参赛作品《燕麦真实性近红外光谱指纹鉴别模型建立》、农学院的参赛作品《不同氮素形态及其浓度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省赛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本科院校)一等奖的成绩入围国家级竞赛。
“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1999年开展以来,吸引了数十万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在科学研究上有潜力、有作为的优秀人才,成为了全区各高校展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窗口、社会遴选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学校多年来积极响应中央、自治区号召,在大学生中连续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推动和完善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并选送大学生参加全国、全区的各类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学校将继续以“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为龙头,加强第一第二课堂协同联动,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踊跃投身创新创业的时代洪流中去,全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第十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名单
科技发明制作A类(本科院校)
学院
|
作品名称
|
作者
|
指导教师
|
奖项
|
机电工程学院
|
基于 Zigbee 技术的日光温室智能卷帘控制系统的设计
|
李学文、王帅、赵晓东、付景强、徐新帅、王祯、郭晓
|
宗哲英、葛飞
|
三等奖
|
科技发明制作B类(本科院校)
学校
|
作品名称
|
作者
|
指导教师
|
奖项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大数据背景下草原生态研究的文献数据自动提取与整合分析系统
|
刘希芳、包八斤、杨仟仟 、翠英、赵楠 、宋有利、
许珂、李亚蓓
|
王冬青、庄霞、格日勒泰、徐付、白洁
|
三等奖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云思维”下的“共享”物流顺风行-—草原生鲜及时达
|
左玉晖、任经伟、史宝珠、赵海平、赵芳、郭笑楠、杨柳、贺洁琼
|
乌日更、李美安
|
三等奖
|
生命科学学院
|
一种构建生物土壤结皮-植物体系立体防治荒漠化方法
|
高晓丹、王建霞、徐慧欣、高凤、陈静
|
孟建宇、李万春
|
三等奖
|
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
|
樟子松树皮功能性育苗基质的制备
|
毛燚、苏日嘎拉
|
黄金田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本科院校)
学校
|
作品名称
|
作者
|
指导教师
|
奖项
|
经济管理学院
|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
刘志娟、李傲、李楚瑛、特古斯、高磊
|
赵元凤
|
三等奖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内蒙古牧区未成年人受教育权保护成效调查报告
|
萨如拉、甘晶、杜冰、乌日汗
|
张银花
|
三等奖
|
经济管理学院
|
“一带一路”战略下物联网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绩效实证评价
|
薛敏、魏兆鸿、李成伟、张艳丽
|
赵丽霞、海日罕
|
三等奖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本科院校)
学校
|
作品名称
|
作者
|
指导教师
|
奖项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燕麦真实性近红外光谱指纹鉴别模型建立
|
孔程程、张晶、杜婷、石建航、
罗钦文、刘玉婷
|
郭军
|
一等奖
|
农学院
|
不同氮素形态及其浓度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孔硕、赖淼、张猛、王宇、冯生杰、李昌伦
|
秦永林、樊明寿
|
一等奖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具高乙醇耐受力酵母菌的选育及其在猕猴桃果酒中的应用
|
胡佳星、袁文艳
|
陈忠军
|
二等奖
|
兽医学院
|
苏龙嘎-4汤对腹泻幼鼠肠道黏膜杯状细胞的影响
|
蔡硕、金凤
|
齐旺梅
|
三等奖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基于大数据下的Travel&Me旅游动态分享网站
|
谢补员、杨学成、杜会城、向益华、郝旭暾、朱福建、王政
|
刘江平、庄霞 、潘新
|
三等奖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以大豆蛋白为壁材制备植物乳杆菌LIP-1微胶囊的研究
|
马腾、王圆圆、贺佳鑫、何宗柏、杨姝玉、邢叶妮
|
王俊国
|
三等奖
|
兽医学院
|
绵羊肺炎支原体免疫组织化学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
王力强、侯丽娜
|
郝永清
|
三等奖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