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位置 > 首 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共产党员风采]硕果累累倾注“三农” 治学严谨桃李满天下----访我国著名甜菜专家邵金旺

添加时间:2011-06-27 11:45 来源: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讯(记者:苏宇 贺丽娜)接到采访邵金旺教授的任务我感到压力很大,因为教授不仅在我校,就是在全国也是一位成绩卓越的学者:他是我国著名甜菜生理学家,也是甜菜生理学科的创始人,创建了我国唯一的甜菜生理研究所,他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贴专家。我们内心对这位学者充满了敬佩之意。

在校园一隅矗立着的一座经历了多年风霜雨雪的古老三层建筑,在六月艳阳的照射下,似乎反射耀眼的光芒,其外跨楼梯的建筑构造与周围的其他建筑物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股怀旧的气息也从中散发出来。在这座看似简陋的办公楼内工作着的便是我们这次采访的主人公——邵金旺教授,噔噔地踩着外跨的铁质楼梯走向邵金旺老师的办公室,仿佛使我们看到了老师多年来的科研、教学足迹。

 

        与甜菜结缘,他成为学科泰斗

 

甜菜作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糖类来源,也一直是我区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让它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是几代人的梦想和期望,邵金旺教授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走上甜菜科研之路的。邵金旺教授主持的甜菜丰产高糖生理基础、甜菜不同类型品种的生理机制及生理选种、甜菜新品种培育以及甜菜丰产高糖优化栽培技术等科技项目取得25项成果,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或先进水平。开创了甜菜生理选种新途径,成功培育出甜菜协作2号新品种(全国甜菜十大推广品种之一)等三个,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始历时十年总结研究出的“三关十六法”,对于祖祖辈辈粗放低产栽培方式进行的革命性的推进,至今仍是全国甜菜高产栽培的遵循的基本原则。

叩开老师办公室的门,迎接我们的是一张和蔼可亲的慈祥笑脸,今年已将近耄耋之年的邵金旺教授看起来精神矍铄、身体硬朗,好似六十岁的人,老师的茶可好喝呢”,说着,便给我们沏好了两杯清香四溢的绿茶。墙壁上挂着的老师进行学术交流时的照片记录着他多年来的科研足迹,面积不大的办公室里,各种资料、书籍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空间,办公桌上没有丝毫的灰尘,反倒是因为经常使用的缘故变得光泽鲜亮了。

老师刚从巴盟、凉城出差回来。他经常下乡为农民讲课,传授农业知识,是老师多年来的习惯,仅这半年多老师就已经下乡进行农业指导12次了,去年全年就去了32次。此次下乡是对承担国家甜菜产业体系技术的基地进行相关方面的指导,老师每次出差大多是为农民讲解农业知识,或者对“科技特派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在甜菜生理学科方面,这样一来,就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去,做到真正的造福于民、服务“三农”,这其实也是老师投身农业事业的一个初衷。作为冲在农业第一线的尖端学者,老师对于“三农”的认识更多更全面,他结合实际的生产条件、状况,为农民出对策,给政府提建议,极大地改善了区域农业现状,他的研究成果除在理论和技术上有较大创新、突破和促进学科发展外,通过技术推广和开发,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极服务于我区经济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振兴我区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倾心“三农”,谋农业发展

在问及当下国家对于“三农”的扶持等一系列的政策的看法时,老师竖起了大拇指,连连说了几个“好”。他说,农业是稳定的基础,近几年的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这种直接的经济补贴,对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最为有效的,经济收入的增加,彻底改变了农民的生活,土坯房换成了小楼,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丰富,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是全面免除农业税。在我国几千年的农业史中,从来就没有种地不上税的事,自从国家免除农业税政策出台以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国大农业经济的发展,此外,国家还建立了50多个农业产业体系,实施科技兴农,国家财政也向农业倾斜,每年的一号文件几乎是离不开“三农”话题的,可见国家对农业是相当重视的。就我区目前农业生产情况,老师认为,若能将农机小型化、种植规模化,势必会迎来有一个农业发展的高峰。同时,一个行之有效的完整产业链是带动农业发展的必要因素,建立科技大区域也同样重要。像一些南方的成熟农业产业,都是有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我们北方也应该创新农业发展思路,用工业理念抓农业,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重视工农互动为方向,以培训特色产业和产品为关键,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产业链为重点,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为手段,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振兴自己的农业经济。

 

        治学严谨,创教学辉煌

 

邵金旺教授在从事农学科研的同时,在教学上也有着显著的成果,他从教至今,始终如一日的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科学研究和推广科技成果为经济建设服务第一线、科技资讯第一线,为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教授执教50多年来,从事本、硕、博教学多年来,教书育人、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求实创新、成绩卓越,为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先后承担过植物生理栽培技术专题和应用植物生理学等多门课程,以加强基础、加强技能、加强实践培育学农、爱农、兴农合格人才的同时直接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作为教学指导思想,遵循先进性、系统性、逻辑性、完整性、实践性和直观性的教学原则;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采取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单一因素到综合因素分析的教学手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牢牢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地能力。同时对学生实施四结合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四结合体系,把办学思想定位为“培养合格农业人才的同时,要直接为‘三农’服务”培育了大批人才,造就了一批有所作为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

半个世纪的奋斗,教授硕果累累在面向经济建设、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取得重大成果,1993年分别获内蒙古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甜菜生理学》等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译文16篇,他的业绩已列入中国世纪专家百年风云内蒙古等专著内。

教授交谈让我感到,他思维清晰,吐字缓慢而清晰,言语温和友善,平易近人。谈及自己今天的骄人成绩,老师着重强调了“奋斗”,他说自己的今天的成绩是和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奋斗密不可分的。同时,老师还劝勉“80”后、“90”后的大学生们要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奋斗、为祖国的辉煌前景奋斗。善于利用时间、而不是浪费时间。“做生活的主人”,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做时间的主人”让时间听从自己的安排;“做事业的主人”,为自己的将来谋出路。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愿邵金旺教授老骥伏枥发挥余热,带动农业大军奋勇向前,激励每一位学子奋发学习!

 

责任编辑:赵殿武
阅读:

上一条:访十佳毕业生木其尔

下一条:永不放弃,问鼎辉煌——记我校第十一届运动会一万米跑冠军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