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位置 > 首 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博士生导师——李金泉

添加时间:2008-05-21 18:00 来源:新闻中心

  李金泉,男,汉族,1957年1月生,内蒙古土左旗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一层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2年1月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从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1985年在本校读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88年获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0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主攻数量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与家畜育种,由中科院院士、著名动物遗传育种学家吴常信教授指导完成了“内蒙古白绒山羊育种原理与方法研究”的访问学者报告。2001至2005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动物遗传育种博士学位,于2005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1991年任动物科学系副系主任,1997年任生物工程系系主任,1998年晋升为教授,任动物遗传育种学科主任,1999年任动物遗传育种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年任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院长,2004年至今任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2011年至今兼任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二十多年来,李金泉教授一直从事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讲授《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遗传育种原理与方法》、《动物育种学总论》、《动物育种学各论》、《生物生产学》等多门专科、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参编了全国面向21世纪统编教材《家畜育种学》,出版《绒山羊生产学》等4部科技丛书。主讲课程《家畜育种学》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李金泉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和家畜改良工作,在自治区草原畜品种“乌珠穆沁羊”、“苏尼特肉羊”、“内蒙古白绒山羊”选育和“巴美肉羊”新品种培育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绒山羊育种原理与方法研究领域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从1985年至今,李金泉教授参与主持完成了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4项,国家“863”项目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李金泉教授于1992年获自治区首届“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3年获学校首届“教书育人奉献奖”,2001年获“内蒙古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和学校“校长特别贡献奖”,2003年获学校和教育厅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称号。于1985年、1986年、1988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1987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1997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97年、2000年分别获自治区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2001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将三等奖,2007年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
  李金泉教授的学术、社会兼职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分会理事、养羊学分会副理事长、畜禽遗传标记学分会常务理事,内蒙古畜牧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内蒙古畜牧科学》杂志编委。





  

 

责任编辑:米继伟
阅读:

上一条:优秀班主任——叶新卿

下一条:享受政府特贴专家——那仁敖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