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位置 > 首 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侍母十年,情动草原——访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杜威

添加时间:2010-12-01 22:17 来源: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记者:苏柳  赵晓芳   摄影:邢钰坤 

   1129,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评选结果于内蒙古乌兰恰特揭晓。我校林学院2010级学生杜威荣获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称号,记者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采访。

 

   记者:恭喜你获得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尊老孝亲道德模范称号。

   杜威谢谢。

   记者:当被通知参加这次评选时,你有没有想过能获此殊荣?

   杜威:我之前也没想过,刚进入大学时也挺忙的。之前,政府给我的那么多荣誉我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记者:荣获全区道德模范称号可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同时更饱含着全区人民对你十年孝行的肯定。你如何看待这份荣誉?

   杜威我可能不会感到多么的自豪,还是很平静的面对这份荣誉,我想它给我的更多的是一种向上的动力,使我更加勤奋学习,刻苦努力,在平常的做人做事中更加完善自己。

   记者:母亲身患的是什么病?

   杜威我母亲患的是先天高血压,后来又导致脑淤血、脑血栓,特别复杂。我母亲她既是脑出血又有是脑血栓,血管特别脆,如果把脑神经血管一打通就容易脑出血,这样就特别危险,所以一直都是输液调理,根本不能做手术。我母亲的大脑思维就是34岁小孩的思维,她模仿别人,看别人吃什么即使不能吃她也要。记得有一次我吃苹果,她看见后非要吃,我不给吃她就一直跺脚。最后没办法,我就切了特别小的一块,喂给她。她咽的时候,卡在了喉咙里,脸憋得通红。我吓得给父亲打电话,我爸电话打不通,我就着急的拿那个勺子让她哽咽一下,就是呕吐那种,结果不行,我就给她用勺子喂水,一勺一勺的喂,慢慢的就吐出来了,还是吐出来了,她没咽下去。

   记者:照顾母亲日常需要做的有哪些?

   杜威:每天帮母亲吃饭,帮助她大小便,洗衣服,整理家务等琐碎的事。再后来还有下胃管、插尿管、量血压、打针、按摩、营养配餐等。

   记者:听说你根据母亲的病情写有一个《妈妈日记》,上面都记载了些什么?

   杜威妈妈在治病的过程中应该吃些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心情不好,一些琐碎而详细的东西以及照顾母亲的一些心得体会。比如说,我母亲她不能吃红枣和什么东西怎么喂,起初母亲是单纯的喝牛奶,我发现她特别消瘦,我就用擀面杖将饼干擀碎和牛奶混合成汤食。后来发现这样没有营养于是我就尝试着给母亲做炒面,一开始火候掌握的不好但时间长了就得心应手了。妈妈日记一共写了三本。

   记者:在照顾母亲长达11年的时间里,你和母亲之间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杜威我记得她做的饭很好吃,在她病情较稳定的那段时间给我做小笼包、黑面馒头现在想起来都很幸福。后来母亲病情恶化,我记忆最深刻的是2003年母亲大病了一场,医生建议她每天喝牛奶补充营养,但我母亲是一个纯粹的素食主义者,从来都不喝牛奶。为了让她喝牛奶,我就跪在病房里给母亲磕了三天头,第四天母亲终于同意喝牛奶了。

   记者:平时既要学习又要照顾母亲,你是如何调节的

   杜威那时就合理安排时间,高中时第一个晚自习我回去照顾母亲,第二个晚自习我父亲再回去,我利用大课间回家把菜洗好放在盘子里,等着父亲下班后做饭。我每天都是先为我母亲喂饭,然后再和父亲一起吃,吃完后赶紧洗完锅和盘子就往教室跑。

   记者:听说你高中有一段时间是在学校住的?

   杜威那时我上高二每天照顾母亲休息不好,因为那时候母亲的精神就不是很清醒,她几乎每天晚上的时候会扯我的枕头让我扶着她坐一会,所以我每天上课也没什么精神总溜号。父亲怕耽误我的学业就让我去学校宿舍住。在学校住的那些天,总是担心母亲又怕父亲责备,于是那几天我总是悄悄走到家的门口见家里灯亮着,向窗户里偷偷瞄两眼,转身回宿舍,然后再走到家,就这样反复了不知道多少次,每回都是亲眼看见家里的灯熄了才回宿舍睡觉。

   记者:那你在学校住了几天?

   杜威:我在学校住了8天。在第8天晚上我回家见到父亲手里拿着菜刀昏倒在地上,满身的血。后来知道父亲是用菜刀背在门后砸钉子挂衣服,因为我家里比较小,他倒下去后挣扎着想起来,周围全是桌子凳子之类的,他一动就把自己弄伤了。在我当时认真的考虑过后,觉得父亲一个人在家照顾母亲不行,他自己身体不好,况且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于是,我第二天就搬回家了。

   记者:作为一名感动了很多人的孝子,你如何理解“孝”字的含义?

   杜威:我觉得现在很多家庭物质条件很丰富,但精神方面相对少些。我认为为人子女应该更多的关心父母,要真心的孝敬父母,其实多一句问候,多一份关心应该要比给父母买好车买房子更重要。

   记者:现在社会上对90后的质疑声不断,而同样作为90后的你怎么看待这一社会现象?

   杜威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大多跟的上,家里也比较娇惯,家长有些事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做。我觉得如今的家长应该让孩子多锻炼一些,多成熟一些。

   记者:你认为为人子女该如何与父母沟通呢?

   杜威父母在外工作赚钱很辛苦,首先我们就要理解父母。毕竟父母经历的比我们多,生活阅历方面比我们丰富,我们要认真听取父母的意见,但有的时候可能会有代沟,我们不要存在那种排斥的心理。

   记者:在你的眼中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话想对父亲说?

   杜威:挺伟大的,我觉得父亲很伟大。我不能用一句感谢来表达我对父亲的感情,但我会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亲的。

   记者:你作为一名评选活动的参与者,你如何看待这次评选?你认为本次评选有什么意义或在社会上能够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杜威:我觉得此次评选活动的举办,所有的道德模范也给全区的人民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让人民知荣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使我们的自治区更加和谐。

   记者:当你从一名高中生演变为一名大学生这样一个角色的转变,你觉得一年前站在第二届感动内蒙古人物的舞台到如今站在第二届自治区道德模范的舞台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杜威:毕竟当初还是一个中学生,没考虑太多问题,就知道要把母亲照顾好的同时要好好学习。我母亲的去世给我打击特别大,精神压力也特别大,再加上父亲身体不好,我有时就感觉我们家事情咋就这么多呢,后来得知自己获得了这个自治区道德模范的称号,使我更加感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所以我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我会更加努力。我也会继续完善自己,更好地关心、帮助他人。这一次我见到了很多人,有见义勇为的、有乐于助人的,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很多的东西。

   记者:有人说,你侍母十年的大孝之举为自治区未成年人教育树起了一面旗帜,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说法?

   杜威:这么说应该有点夸张吧,作为一个儿子,我就要负起自己的责任,所有的孩子都一样,我们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承担起未来的希望。

   记者:全校师生对你非常关注,得知你获此殊荣都特别为你高兴。你有什么想和他们说的吗?

   杜威:我昨天听同学说咱们学校派了五辆车去颁奖现场,我真的特别感谢领导老师及同学对我的关怀,但我觉得一句感谢不足以表达出我的谢意,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帮助身边的人需要帮忙的人,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回报母校。

   记者:你对今后有什么打算呢?

   杜威我现在要学好专业课以外,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我想多学习东西,锻炼自己的能力,将来想当一名规划师,或者做一名公务员,我都挺喜欢的,我更想利用这样的工作来实实在在的做一些事情,回报社会。

 校新闻中心记者会后采访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杜威

杜威父子合影

 

附:杜威,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人,他自7岁起挑起家庭重担,11年悉心照顾因病全身瘫痪、失去自理能力、思想意识全无的慈母。他的事迹在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9年,杜威同学被评选为“自治区优秀共青团员”、第二届感动内蒙古人物。 

 

责任编辑:赵殿武
阅读:

上一条:坚持造就不平凡——访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王哲

下一条:英雄记忆,重铸热血丰碑——访“12.14”英雄群体代表刘英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