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院“三下乡”直属团赴伊金霍洛旗社会实践纪行
添加时间:2008-07-22 14:44 来源:林学院
(一)
2008年7月14日晚,林学院赴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社会实践直属团一行6人在团长马良、副团长张建龙的带领下,到达伊金霍洛旗并受到热情接待。晚上九点实践团在住址召开了首次会议讨论了第二天出发的路线和各自的任务。
15日早晨,实践团来到伊金霍洛旗车站就我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宣传、咨询。实践队员首先在车站向来往的群众发放了自己印制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宣传单,就我校的基础条件、师资队伍、学科专业以及招生就业等有关内容进行了广泛的宣传,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内蒙古农业大学近年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快速发展。队员们整齐的着装不仅得到了很多人的注目,同时也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询问我们有关我校的一些情况。上午九点钟,我们结束了宣传、咨询活动,整理好着装整齐的从伊金霍洛旗前往下一地点——苏布尔噶镇。
(二)
15日上午十点,到达苏布尔噶镇,到达后,我们首先来到了该镇的政府,向政府工作人员就当地正在进行的土地规划工作进行了了解、咨询,之后我们找到了在当地负责还林还草项目的刘主任,队员们在刘主任办公室和刘主任进行了座谈。座谈中,我们首先就我们实践队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介绍,同时将我们本次实践的任务、内容向刘主任进行了说明。在了解到我们是农大“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专门调查还林还草的大一学生后,刘主任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当地还林还草的有关情况及目前的进展,同时还希望我们能够经常来到苏镇给予他们技术上的帮助。我们在苏镇政府门口举行了一个简短的“社会实践基地”成立仪式。
下午队员们在苏镇当地进行了我们的环境意识问卷调查、还林还草农村生产生活问卷调查和学生在家生活状况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不仅发现了当地人的淳朴热情,也了解到当地人对还林还草项目的关注程度和期待,此外队员们还了解到当地学生们的一些困惑、问题,同时也发现了文化程度水平低影响当地发展这一不乐观的因素,所以希望今后的实践活动我们也应该向这方面多加关注。对于当地学生们所面对的困惑和问题队员们以自身的经验给予他们一些积极的帮助。
(三)
7月16日一早,队员们一行六人一路欢歌的踏上了去“还林还草项目”基地的路,去进行实地勘察。为了节约开支我们向村民借了一辆三轮摩托车,由队员王海鹏担任司机,驶向光胜村。沿途两边因还林还草项目而有的绿树成荫,草儿翠绿更让我们这些在城市中生活太长时间的年轻人心里有无法诉说的高兴。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到达了光胜村。队员们首先与当地的农民进行了座谈。座谈中,了解到近几年来干旱一直都是影响收成的重要因素,水源问题的解决可以说是迫在眉睫,可是想要找到合适的水源还是很困难。之后,队员们进行了实地勘察,在勘察过程中,队员们就植被恢复、覆盖情况进行了认真记录,同时也看到了由于近几年的干旱把庄稼旱的这么惨,原来高大的李子树和苹果树都只结了少数的几颗青涩的果子。
17日,带着疲惫和忧虑我们结束了本次实践任务,返回学校。在回的路上我们都在想,那么好的庄稼和田地实在太可惜了,如果真的有专业的人士能够来到这里解决当地农民的水源问题,将会给这片土地带来多么大的福音,仅凭我们自己的力量也只能是了解到并宣传它。真正希望“退耕还林还草项目”不仅能给大地披上绿色,也能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
责任编辑:赵殿武
阅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