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位置 > 首 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我校动科院师生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添加时间:2024-09-06 17:00 来源:科技处 通讯员:周华敏 赵艳丽(动科院)

近日,我校动物科学学院闫素梅教授带领的草食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创新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Dairy Science》(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发表了题为“Rectal microbiomes and serum metabolomics reveal the improved effect of Artemisia ordosica crude polysaccharides on the lactation performance, antioxidant status, and immune responses of lactating donkeys(直肠微生物组学和血清代谢组学揭示了黑沙蒿粗多糖对泌乳驴产奶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改进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第一作者为动物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李书仪,通讯作者为闫素梅。

本研究旨在探究黑沙蒿粗多糖(AOCP)对泌乳驴产奶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结合直肠16S微生物组学和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分析了AOCP影响泌乳驴产奶性能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AOCP (1.0 g/kg DM)可提高泌乳驴的抗氧化和免疫功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产奶性能。此外,AOCP的补充改变了直肠菌群丰度,增加了有益菌的定植,减少了潜在致病菌的定植,同时富集了抗氧化和蛋白质代谢相关途径。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直肠菌群和血清代谢物的变化及二者的高度相关性是提高泌乳驴产奶性能的原因之一,这也为黑沙蒿植物资源在饲料领域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并为驴的营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团队近三年先后在饲料添加剂调控草食动物乳肉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方面发表17篇SCI收录文章,59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24篇CSCD),其中2篇为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文章、13篇为二区及二区Top文章,累计影响因子为69,动物科学学院均为第一完成单位。以上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2160794)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zdzx2018001)、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专项(项目No.BR22-13-13)、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专项(项目编号BR22-01-42)和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层次及优秀博士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NDYB2020-4)资助。






责任编辑:王丽 审核人:杨逸隆
阅读:

上一条:我校生科院杨燕教授课题组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下一条:我校师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期刊发表水环境中残留农药降解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