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位置 > 首 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喜报】学校再获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

添加时间:2024-12-23 19:41 来源:科技处 通讯员:郭婧 赵璐

近日,科技部陆续公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评审结果,学校牵头申报的4个重点专项获批立项,包括“畜禽新品种培育与现代牧场科技创新”重点专项1项、“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2项、“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项,总经费3737万元。

“畜禽新品种培育与现代牧场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乳用型地方品种马高效养殖模式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由动物科学学院青年教师白东义主持。项目紧密围绕保障“奶瓶子”中特色马乳产品稳定供给的核心需求,联合全国11家马属动物研究高校院所和5家优势企业,在摸清我国乳用型地方品种马生产现状及技术瓶颈的基础上,研创放牧+补饲母子一体化营养调控及马驹早期断奶技术,构建乳用马高效饲养管理综合配套技术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重点解决乳用型地方品种马养殖效率低、生产性能差的问题,为促进现代乳用马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北方风沙带水土协调与功能提升技术”项目由我校牵头申报。项目按照“以水定绿、水土协调、系统治理、功能提升”的治理理念,辨识北方风沙带水资源和生态系统时空分布格局,评估防护植被体系防风固沙成效;开展水土资源配置优化,创新防护植被重建和修复技术,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技术模式,全面构建风沙带水土资源协调和功能提升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持续提升提供科技支撑。

“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退化草原植物多样性监测轻小型装备研发”青年科学家项目由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年教师段涛主持。项目面向退化草原植物多样性监测需求,植物多样性解析模型精度低和野外植物多样性监测装备缺失的问题,利用地面+近地多源遥感观测技术,研发可用于野外观测的植物多样性监测轻小型装备,形成“物种+表型”的植物多样性观测技术体系,支撑生态监测的高质量发展。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基于生态和经济双赢的草地—家畜系统可持续管理研究”项目由草业学院韩国栋教授主持。项目联合蒙古国农业科学院,针对中国和蒙古国草地的大面积退化、生产力低、放牧管理粗放、畜牧业管理不精准等瓶颈问题,进行退化草地恢复与生产力提升、家畜放牧精准管理和草地家畜系统优化技术研究,开发生态和经济双赢的草地家畜生产模式,为促进中蒙生态-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提供合作平台。

“十四五”以来,学校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实施科研管理“六大行动”,充分发挥农牧林水草乳沙特色学科优势,打造“1+1+N”有组织科研体系,探索与国内外各类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头部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承担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不断增强,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等国家重大专项16项,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自治区“五大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


责任编辑:王丽  初审:王丽
复审:杨逸隆  终审:郭松朋
阅读:

上一条:我校张和平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下一条:2000万!科研成果成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