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位置 > 首 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喜报】我校在自治区科技创新重大示范专项等多个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再创佳绩

添加时间:2025-07-01 00:42 来源:科技处 通讯员:郭婧 赵璐

近日,2025年度自治区多项科技计划项目拟立项名单公示,我校申报工作捷报频传,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彰显了学校雄厚的科研实力与创新能力。

在自治区科技创新重大示范专项(生态安全屏障)项目中,全区拟立项5个项目,我校表现尤为亮眼,牵头主持2项,参与1项。其中,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史小红教授主持的“乌梁素海生态恢复与功能提升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将结合水文、生态修复和工程技术,开发“机理解析-诊断评估-技术集成-工程验证”技术体系,推动乌梁素海生态恢复,为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功能提升提供解决方案。由我校聘请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徐琳瑜教授主持、我校田雅楠副教授担任课题负责人的“内蒙古生态安全风险系统防控技术研究”项目,将针对内蒙古自治区正面临的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安全风险的双重挑战,开展生态安全风险识别-模拟-预防-控制一体化防控技术研究,为保障自治区生态安全提供科学支持。此外,高瑞忠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了“内蒙古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智慧模拟与应用示范”项目。

自治区科技创新重大示范专项(生物育种、生命健康、生物技术)领域,拟立项的9个项目虽然均由盟市企事业单位主持,但我校专家深度参与,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1项,参与4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日木图教授主持“我国特色骆驼单域抗体库遗传资源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诊治研究”项目,伊丽老师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项目。该项目依托中国-蒙古国生物高分子应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及自治区丰富的骆驼产业资源优势,开展呼吸道传染病单域抗体的创新研究,结合AI技术构建纳米抗体设计平台,建立天然和免疫双轨纳米抗体库。研究成果将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治提供新型解决方案,同时促进骆驼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另外,王志刚教授、张家新教授、李懿璞老师、王申元老师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了自治区生物育种、生命健康、生物技术科技创新重大示范专项的其他4个项目。

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科技合作)项目方面,我校同样成果丰硕。牵头获批的5个科技合作项目,包括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项、国内科技合作项目3项,获批项目数居自治区各申报单位首位。这些项目聚焦乳业、生物育种、生态保护领域,主要与北京市、国外与英国、埃及等合作,是学校加快推进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深化、落实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的重要体现,将有力推动跨区域研发合作及前沿技术在自治区的转化应用,深入服务自治区“五大任务”。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第二批及社会公益领域项目,我校共牵头主持8项。

截至目前,我校2025年累计获批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63项,累计获批经费6000万元,获批项目数领跑自治区各申报单位。这一系列佳绩充分体现了我校在服务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产业技术攻关中的核心地位与引领作用,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王丽  初审:王丽
复审:杨逸隆  终审:郭松朋
阅读:

下一条:食品院张美莉教授团队发表燕麦资源高值化利用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