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网站

魂系大漠育英才(徐东翔)

添加时间:2012-09-20 09:07:02 来源:新闻中心

 

魂系大漠育英才

徐东翔


    中国科学院于1957~1959年组织沙漠科学考察,当时组队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陈道明同志为队长,时任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江福利先生任副队长,苏联彼得洛夫院士为科学院考察队邀请的外籍专家。科考队用两年时间,踏遍了西北包括内蒙古五省(区)的荒漠、沙漠、戈壁,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开启了我国荒漠、沙漠科学研究与治理工作。做好这项伟大工程,科技与人才是首要条件。因此,科考结束,江先生即调入新诞生的内蒙古林学院任教务长(后任副院长),主政教学、科研工作。江先生将创办沙漠治理专业,培养治理沙漠人才作为第一要务,经一年筹备,历史上第一个沙漠治理专业于1960年招生开办。我于1960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内蒙古林学院任教,有幸在江先生领导、指导和关爱下工作25年,深受其教诲与影响,惠我一生,难以忘怀。在江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往事涌上心头,现将之整理成文,作为对先生的缅怀与纪念。
 

创办沙漠治理专业 培养治理沙漠人才

    江先生创办沙漠治理专业,可谓亲历亲为,呕心沥血。江先生主持制定专业发展方向、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教学计划,审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从而形成了整套教学文件,为该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革前,该专业招生6届,培养181名毕业生;浩劫之后,全国高校于1972年恢复招生,治沙专业续办。此际,在江先生主导和主持下,学校邀请专家教授对治沙专业创办以来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这是一次对该专业建设和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会上,江先生高瞻远瞩地提出:根据培养目标,该专业要坚持两大学科方向——地学与生物学,以生物学为主;夯实专业基础,强化两门骨干专业基础学科——风沙物理学与植物干旱生态生理学;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突出能力培养,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制定规划,经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以本科教学为主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江先生的建议,学校集中力量支持治沙专业建设:加大了相关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增强了对专业仪器设备购置的支持力度;组建风沙物理教研室、实验室和植物干旱生态生理教研室、实验室;根据产学研结合的需要,学校大力支持汪久文教授创办阿拉善荒漠研究中心;根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治沙专业与水土保持专业一道组建沙漠治理系,江先生任首任系主任。短短几年,专业建设生机勃勃,办学特色明显呈现,毕业生水平不断提升,国家林业局给予高度评价。1984年沙漠治理硕士点获批,16年后获准招收博士生,至此该专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得以形成,实现了江先生的遗愿。1999年,治沙专业与水保专业合并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专业。截至2008年内蒙古林学院创办50周年,治沙专业(含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专业)培养各类人才共计2040人,其中本科生1570人,专科生310人,硕士133人,博士27人。这支庞大的荒漠化治理科技大军,分布在教学、科研、行管、规划、城建、园林、林业及治沙生产第一线,还有一部分在国外教学、科研机构供职,已成为各行业领导骨干和技术精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重大贡献。抚今追昔,回首治沙专业创办和人才培养历程,江先生作为奠基人和首席专家,其功劳莫不大焉!

夯实专业基础 支持植物干旱生态生理室建设

    江先生认为,要将沙漠治理专业办好,办出特色,首先必须强化其两个专业基础学科建设。根据江先生建议,学校拨巨款建立风洞实验室,并选留多名优秀毕业生送名校培养;与此同时,将我由林学系调至沙漠治理系筹建植物干旱生态生理室。江先生曾多次就该室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研究方向、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等问题进行指导和讨论,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江先生的办学思想和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增添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力量。1980年春,曾长期在以色列沙区从事干旱生态生理研究,且成果丰硕、经验丰富的德国植物生态生理学家O.L.Lange教授,应邀在兰州大学开办讲习班,江先生派我前去学习一个月,系统地学习了该学科基础理论与实践技术,学习结束即编写了《植物干旱生态生理学讲义》及实验指导,开始在本、专科及硕士生教学中应用。经两年努力,教研室由1人增至6人,初步形成了教学、科研团队;实验室宽敞明亮、台桌齐全、设备先进,一跃成为学校最佳教学、科研兼用实验室。当然,该室建设如此神速,若不是刘复初院长和杨士杰副院长全力支持绝非易事,但应指出的是,校领导的强力支持是源于江先生建设治沙专业的总体思路、学术思想和务实精神。在此基础上,我们申请获准了内蒙古科委《主要沙生植物生态生理学特性研究》课题,如虎添翼,进一步加快了该室建设步伐。
    江先生曾指示我们,研究和掌握主要沙生植物适应干旱生境的机理并用以指导实践,只是工作目标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将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技术用以培养学生,夯实该专业生物学方向的专业基础。据此,我们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一是在本科、专科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增强干旱生态生理内容理论的讲授及实验内容;二是在植物生理学教学计划中,在理论讲授和实验课全部完成的基础上,增加一周课程实习,指导学生自主开展植物干旱生态生理小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事抗旱生理研究的初步能力;三是利用我室有科研经费的优势,将课题研究与毕业实习结合,增加毕业实习人数,在推进课题研究的同时,强化对毕业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是利用假期,组织和指导优秀学生深入沙区协助课题研究,既完成了科研任务,又锻炼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五是向系内外学生开放实验室,支持和指导有志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抗旱生理研究。因此,教研室科学思维活跃,工作开展扎实,学术氛围浓厚,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研究成果丰硕,截至1989年发表专业论文和教改论文共计36篇,其中部分编篡成集,冠之以《沙生植物抗旱生理学问题》为书名,由《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以增刊形式出版,作为1989年课题鉴定会技术资料提请专家审定。鉴定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于次年分别获内蒙古与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植物干旱生态生理室,以其特色鲜明、成果突出,受到学校和国家林业局的高度评价,作为1988年校庆30周年大庆唯一对嘉宾和校友开放的实验室,参观者反响强烈,为学校增添了光彩。应该指出的是,该室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一系列成绩,都是在贯彻执行江先生的办学思想和实现江先生的遗愿。因此,江先生功劳莫不大焉!

组织协作研究 为文冠果作为食用油资源提供依据

    20世纪60年代初,神州大地很多地方天灾人祸,饥苦号天。为寻求解决老百姓生存之道,内蒙古林业厅于1961年春组织考察组深入东三盟考察木本粮油资源,内蒙古林学院是其成员单位之一。当我们到达昭乌达盟(现赤峰市)翁牛特旗,发现当地正将文冠果作为食用油资源栽培时,校领导即决定我们在该旗河南苗圃蹲点研究该树种。是年冬天,我们向校领导汇报工作。江先生首先询问文冠果作为新的食用油有何根据,告知当地调查资料显示有一家三代连续食用70年而无不良反应时,江先生沉思良久之后指出,作为新的食用油资源大力倡导其产业发展,必须经严格的专题研究提出科学依据,将之从开始就置于科学发展基础之上。后来,江先生利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之机,与同是全国政协委员的北京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家严梅和教授一道,共同约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卫生研究所朱莲珍教授,商讨决定三单位协作开展文冠果油化学分析和动物饲养实验。江先生积极推动,研究迅速展开,工作进展顺利,1965年11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的、由内蒙古科委、内蒙古林业厅和内蒙古林学院三单位联合发起、由内蒙古林学院承办的全国第二届文冠果科研协作会议上,严梅和、朱莲珍二位教授即分别提出了文冠果油化学分析和动物饲养实验的专题研究报告。这次会议有北方18省(市、区)、180余名从事文冠果研究工作科技人员或行政领导参加,刘复初院长为大会主席,江福利教授作为执行主席在会议总结报告中着重指出:化学分析和动物实验结论一致认为,文冠果油不仅是优质食用油,且具很高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这就为文冠果作为新的木本油料资源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迅速推动了该产业的大发展,短短几年文冠果人工林面积即达70万亩。回顾文冠果产业发展历程,江先生组织研究奠定其科学基础,其功劳莫不大焉!

言传身教 大师风范昭示后人

    我从1960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内蒙古林学院任教即认识江先生,但最初一些年接触较少,只是一种学识与人格上的仰慕。后调入治沙系,在江先生领导与指导下工作,接触多了,我对先生的认识与了解逐渐加深。
    创办一个专业,对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问题,必须有完整而明晰的科学思维体系,而最后又必须落实到务实的可操作的教学计划及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从江先生创办沙漠治理专业全过程,我学习、思考、启迪、收获多多。在时隔20多年后,当我主持“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时,无论是总体思路还是改革措施,都能找到江先生影响的烙印。
    在我筹建植物干旱生态生理室过程中,有关该室在专业中的定位、发展目标、研究方向、教学与科研结合、课程改革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带方向性问题,常常向江先生请教,先生总是耐心指导。久而久之,在我的思想与感情上,江先生不仅是领导,而更多是导师、是朋友了。
    有一次江先生问我:“浓度单位ppm,是哪三个英文词的缩写?”又有一次先生问我:“植物生态生理学与植物生理生态学,其基本不同点在哪里?”江先生这两问深深震撼了我,它不仅反应了先生那种治学严谨、不耻下问的虚怀若谷、大智若愚的大师风范,而且也教育我应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
    1983年冬,我住院做胆结石手术。江先生在术后第一时间去病房探视时,我尚未从全麻状态醒来。不久,江先生又去看我,我受宠若惊,无比感激。我从医院回到家已是阴历年关,记得春节刚过,江先生又到寒舍探望,其关爱之情有多深由此可见端倪。临别时,我坚持送江先生下楼,先生坚持不让。僵持良久,江先生突然大声说:“你再送,我就不来了!”闻此话,我的心猛地一惊,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于是立即停下脚步,赶忙对先生说:“尊敬不如从命,我听您的,欢迎您常来!”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其健康状态不佳早有耳闻,在新年大节突然口出此言,望着先生下楼的身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谁能料到仅半年之后,江先生即与世长辞。
    江先生对我如此,对其他年轻人亦然。回顾自己一生,如果对社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或者说有点滴成绩,应该说江先生言传身教的大师风范,其影响莫不大焉!

巨星殒落 青城悲悼

    1984年5月,我与江先生同一批为中共治沙系支部大会通过入党申请。7月5日,青城风和日丽,阳光灿烂。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负责人到病房看望江先生,并宣布内蒙古党委已特批江福利同志为正式党员。此时的江先生虽已处于弥留之际,但这时却十分清醒,颌首微笑,点头致意,并说:“谢谢组织”。政治上长期奋斗、一生追求的目标终于实现,江先生没有任何遗憾了!是日晚9时余,一颗巨星殒落青城,江福利同志因患肺癌医治无效,诀别他的亲人,割舍他的事业,与世长辞,驾鹤西去了! 
    噩耗很快传遍林家大院,哀乐低迴,黑水呜咽,青山悲悼。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赵志宏同志主持盛大而庄重追悼大会,深切哀悼大师的不幸逝世。内蒙古党委、政府、政协及相关的部委厅局;林业系统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各系、部、处、室;江先生的外籍教师李欧丽格教授及生前友好人士,均送来花圈或挽联,沉痛吊唁江先生的逝世。很多教职工自发向江先生敬献花圈或挽联,以寄托哀思。我与赵美华、孙建新等敬献的挽联写道:
    为祖国、为人民、为事业,汗洒沙漠戈壁
    是领导、是导师、是朋友,情同江河湖海
    挽联悬挂在灵堂显著位置。江先生夫人李荣晨老师认为该联客观地评价了江先生一生功绩和崇高品德,因此将之珍藏。
    遵照江先生生前将骨灰撒在沙漠上的遗愿,亲属将其安葬在阿拉善盟吉兰泰沙地。江先生曾在这里指导多届学生进行治理与改造沙漠实习,付出过很多智慧和汗水,还遭受过无端攻击与委屈。江先生选择这里为自己最终归宿之地,是昭示后人,要将沙漠治理工作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
    1987年夏,我室指导的10余名毕业生在阿拉善荒漠研究中心完成实习外业工作后,专程到吉兰泰江先生墓前进行生动的毕业教育。大家献上一束束野花,捧沙为香,绕墓三周,向江先生默哀致敬。毕业生们以此表达,决心继承江先生遗愿,将自己的一生献给沙漠治理事业。
    在中国荒漠化改造和沙漠治理学术领域,江先生堪称泰斗;创办专业并培养一支庞大的沙漠治理科技精英队伍,是一座纪念江先生的丰碑。因此,江先生无愧于党、政府、人民给予的崇高地位与荣誉:曾任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第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

 

作者简介:
    徐东翔,男,汉族,1934年12月出生,湖南桃源县人,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0年9月~1988年9月在原内蒙古林学院任教,曾任武陵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