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动态

新闻纪录生活点滴 摄影定格美好瞬间 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刘少华、

添加时间:2014-12-11 00:00 来源:新闻中心 记者:赵文铨 李欣益 达日玛 阿布日格 浏览次数

    12月6日上午,我校在科技报告厅举办“新闻记录生活点滴  摄影定格美好瞬间”主题讲座。内蒙古日报社首席记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中国新闻记者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刘少华,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主席、自治区十佳摄影记者、国家突出贡献专家额博,以及《国际医药卫生导报》主编、法学博士曾学诚应邀为我校师生开展新闻写作与摄影专题讲座。
    记者用镜头记录事件发生的瞬间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一定要对光有很好的把握,比把握光更重要的是用镜头记录下事件发生的瞬间。”额博通过分享自身经历和展示大量优秀的摄影作品后总结到。
    从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到斯文•赫定只身探索楼兰古国,再到现在人人用手机摄影的时代,摄影不仅改变了人们记录生活的方式,还成为了新闻工作者记录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额博强调,好的摄影作品基于摄影记者对生活的深入,对周边发生事物的敏锐感知力和对摄影的热爱,切不可以过分依赖后期处理。作为校园记者在努力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专业度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
    记者要心中有爱,笔下有情
    记者要反映生活、走向生活、引导生活,记录生活中那些感人的故事。记者的生活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紧张浪漫的。一个记者唯有满怀感恩的心,打开思想让其自由澎湃,才能使写出的文字具有生命力。
    刘少华回顾了近40年的记者生涯,永远的大兴安岭、矿工八百米井下的生活、苍天般的阿拉善让他永生难忘,他用一颗感恩的心记录着草原的蓝天白云、人生的千山万水,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迹、一幕幕深情的交流都通过刘少华的文字流淌进听众的内心。
    “记者要心中有爱,笔下有情,方能书写世间百态。”谈及记者的职责时刘少华这样说。他勉励在场的校园记者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要接地气、贴近生活最真实的一面,要学会领悟、感悟、觉悟、参悟,与时俱进,要用心去交流,用心去书写,牢记记者的金色使命。
    记者是一场与生命对谈的过程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的人生守则。一名优秀的记者应当具备扎实的采访功底,丰富的人文知识与人生阅历。记者要学会多走、多看、多听,学会感受人生、挑战人生、塑造人生。曾学诚回顾了他以失败告终的第一次专访经历,并希望同学们以此为鉴,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新闻素质的培养。
    “采访前列出提纲,对采访对象有所了解;访后及时整理采访内容,理清重点内容。一次完美的采访是一场与另一个生命对谈的过程,是一次文字上的远征。”曾学诚总结说。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新闻专业学生与我校师生通讯员共400余人聆听讲座。

责任编辑:彭静
阅读:

上一条:生科院与理学院联合举办信息网络安全知识讲座

下一条:材艺院师生借助画笔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