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动态

我校与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内蒙古庆华集团有限公司

添加时间:2014-03-25 00:00 来源:新闻中心 文字:叶德成 彭静 摄影:王丽 浏览次数

    3月24日下午,我校与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内蒙古庆华集团有限公司沙葱产业开发与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西区书仲会议室举行。政府副秘书长姜华、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白宝玉、自治区教育厅副巡视员倪培霖,阿拉善盟盟委书记云喜顺、盟长冯玉臻,盟委、行署秘书长张殿生、赵家瑞出席。内蒙古庆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秀山出席。我校党政领导李畅游、郑俊宝、侯晨曦、任强、芒来、王春光、乔彪出席签约仪式。芒来副校长主持签约仪式。
    李畅游校长在会上致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回顾了学校与阿拉善盟多年来的友好合作。他指出,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注重服务地方经济和技术推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推广了一大批实用技术成果,创造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作为重要沙生资源植物的沙葱,具有可观的生产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三方合作,一定会将“小沙葱”做成“大产业”,共同推动沙葱产业发展。
    动物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敖长金教授从研究背景、思路、过程、成果和开发前景等五个方面介绍了课题组14年来的沙葱研发情况,为沙葱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内蒙古庆华集团公司总经理周秀山讲话。他说,沙葱产业是阿拉善盟委、行署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农牧业增收有着重要的作用。该项目利用和吸收大批人才,具有研发优势和发展壮大、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对于公司传统产业在多元化经营方面是一个有利的探索和尝试。
    阿拉善盟盟委书记云喜顺同志讲话。他阐述了阿拉善盟结合地方生态和资源优势提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产业的缘由,回顾了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对沙葱产业研究形成的高度契合,以及三方达成合作意向的对接与探讨。他希望通过三方合作使沙葱产业能够成为引擎产业,能够成为促进就业、致富农牧民的产业,能够成为农牧区生态建设的产业。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白宝玉讲话。他指出,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明确提出,要“创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种通过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合作开发模式,深入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共同打造沙葱产业,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他还就如何落实合作协议、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提出了希望。
    李畅游校长、冯玉臻盟长、周秀山总经理代表三方在合作框架协议书上签字。根据协议内容,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拟授权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与内蒙古庆华集团有限公司和我校共同投资成立公司,就阿拉善左旗沙葱开展生物制剂等新产品研发、加工及综合利用等项目。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将在项目审批等方面提供积极协助和优惠政策,内蒙古庆华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沙葱生物制剂中期实验阶段的工作,我校为项目试验提供生产技术、设施设计等资料,以及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指导。
    此项合作旨在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打造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特色品牌,大力推动沙葱产业发展。该项目研发的科技成果和新产品力争在沙葱产品研发、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阿拉善盟有关委、办、局、旗负责人,内蒙古庆华集团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我校有关学院、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签约仪式。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等自治区多家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彭静
阅读:

上一条:研究生院名师系列专题讲座开讲

下一条:学校召开会议布置深化“教学质量管理年”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