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内蒙古农业大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
内蒙古农业大学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尤其在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方面,采取与企业联合办学、实训就业、校企合作等模式,效果良好。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今年与大北农集团联合开设大北农班。大北农班是将三、四年级自愿申请加入的学生组成的虚拟班,大北农班学生除完成学校教学计划设置的课程以外,邀请素质拓展训练师对大北农班的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综合素质、心理素质、商场实战、社交礼仪、实习就业、专业实践等方面的强化集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先后开设的4期大北农班总计356人,毕业时有 349人顺利与用人单位签约,签约率达95.15%。
此外,学院充分利用校友等社会资源,与九州大地集团、大北农集团、瑞普集团、辉瑞集团、富川饲料公司、恒诺集团、北奇制药等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院企合作关系,企业为学院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立奖助学金,学院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企业为学院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学院为企业输送毕业生就业。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60%以上的毕业生通过在相关企业实习后直接留在了实习单位就业,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使毕业生真正得到了实惠。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领导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新形势下专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多次赴北京、上海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内启动了“实训就业、校企合作”的就业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引入知名企业的员工培训模式,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较好的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接轨,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从而有效的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让更多的学生学以致用,投入到IT行业的队伍中来。通过这一举措,参加实训就业的学生明显增多,就业质量较好,分别被北京、上海、等知名IT企业录用,达到了学生高薪就业预期的效果,真正实现毕业生就业的高质量,即实现了学生就业地域和专业对口率的明显改善,用人单位反馈信息也较好。通过赴北京、上海等IT发达地区进行教学实习,使广大同学接触到最前沿的行业知识,从而较好的树立专业意识,确立较高的奋斗目标。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参加实训人数146人,进入软件企业的人数 182人,涉及100余家IT公司,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85. %以上。
内蒙古农业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目前,已经举办三次大型人才交流会,有279家用人单位前来学校招贤纳士,为学生提供人才需求岗位3500多个。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