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北方网】背学兄弟苦尽甘来 满怀感恩回报社会
添加时间:2012-05-04 15:12 来源:正北方网
转载于正北方网2012年05月03日刊登 文·摄影/本报记者 牟 野
![]() |
哥俩常在一起聊天 |
![]() |
两人的录取通知书 |
![]() |
乐观的父母 |
![]() |
儿时的小哥俩 |
![]() |
【新闻回放】
2010年8月份,内蒙古农业大学迎来了一对特殊的大一新生,他们就是来自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庄宏泉、庄汇泉哥俩。他们哥俩感天动地的背学故事,日后经媒体报道,传遍了整个草原。
![]() |
父亲庄振波把这对双胞胎兄弟送到学校后的第二天,就匆匆返回了老家,他要给两个儿子筹钱治病:哥俩都患有强直性脊柱炎。4岁时,弟弟庄汇泉出现病症,9岁丧失了行走能力,只能与轮椅为伴。哥哥庄宏泉左膝盖也肿大,犯病时走路腿发麻,好在还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病情。这些年来,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哥哥庄宏泉背着弟弟庄汇泉上学。哥俩考上大学后,家里勉强凑齐了学费,但治病的钱是再也拿不出来了。
![]() |
|
内蒙古农业大学得知他们的故事后,把哥俩安排在了一楼的同一个宿舍,方便兄弟俩出行和互相照顾。在大学里,庄宏泉、庄汇泉的背学故事仍在继续。
每天早晨6点30分左右,庄宏泉和坐着轮椅的弟弟庄汇泉一起到水房洗漱。然后,哥哥出去打回热水买回早点。早饭后,哥俩就准备去上课了。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买了辆旧自行车。哥哥像往常一样,把弟弟背上。弟弟因为双腿不能分开,只能斜着伏在哥哥背上,一只手揽住哥哥的脖子。哥哥呢,一只手托着弟弟的身子,一只手拎着书包,把弟弟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然后飞快地向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学楼骑去。到了教学楼,他再背上弟弟,爬到楼上将他安顿好,自己再奔向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的教学楼……
在上大学之前,哥俩的背学故事已经重复了8年多。
哥俩的背学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又经过网络媒体的再度传播,成为了兄弟间不离不弃、彰显人间大爱的励志故事。越来越多的爱心也聚拢在兄弟俩的周围,温暖着他们。
2010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北方新报社共同推选庄宏泉、庄汇泉为第三届感动内蒙古人物候选人,2011年5月15日,他们获得了这一殊荣。2011年,庄宏泉、庄汇泉还获得中国网事·感动中国2011年度网络人物荣誉称号,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全国网友。2011年5月,庄宏泉、庄汇泉获得自治区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当年5月1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到农大看望了这对“背学兄弟”,并赞扬他们为青年们竖立了榜样。
就在前不久,又传来了这哥俩的好消息:他们入围了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候选人,目前在人民网和中国大学生网上公示并接受公众投票。
庄宏泉、庄汇泉兄弟不离不弃、自强不息的事迹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与关爱下,如今弟弟庄汇泉已经能够站起来了。日前,记者再次采访了他们。
媒体关注给了他们信心
庄宏泉、庄汇泉兄弟俩的背学故事,在媒体和网络世界传播开后,越来越多的读者和网友向他们献出了爱心,许多媒体记者也想进一步走进小哥俩的内心,了解背后的故事。
“说实在的,我们哥俩非常感谢媒体给我们的关爱,能把我们的故事告诉给大家。”善于表达的庄宏泉再次接受记者采访时,毫无保留地说出了心里话。
早在赤峰平煤高中读书的时候,他们的故事就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家人也想给庄汇泉做手术,可他们的顾虑也很多,怕手术后一时半会好不起来,不但影响高考,还会让家里背上更多的债务。
等到他们都考上内蒙古农业大学后,学习的时间相对充裕了,压力也小了许多。他们的事迹经过媒体的报道,让无数读者、网友将目光投向了他们,大伙儿的真诚与热忱和越来越多的捐款,逐渐燃起了他们做手术的决心。2011年4月,庄汇泉休学一年,住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检查治疗。手术费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捐赠。到今年年初,庄汇泉总共做了4次大手术,每次手术的效果都非常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庄汇泉竟然能拄着拐杖独立行走了!
今年1月7日,庄汇泉出院,1月8日,庄宏泉陪着弟弟拄着拐杖回到了老家。
看到庄汇泉能走着回家过年,整个小村庄都在传递着他们的喜讯。“看人家老庄家的二小子,考上了大学,还把病治好了,老庄两口子这些年的罪也没有白受!”
是好心人让孩子站了起来!
“这俩孩子要是没考上大学,给二小子治病,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是好心人让孩子站了起来!”谈起孩子的病,爸爸庄振波、母亲张之凤开始了回忆。曾经,双胞胎的降生给家里带来了很多的欢乐。可是到了1994年,不幸降临在这个家庭:4岁的庄汇泉不小心摔了一跤,右膝疼痛难忍。去当地几家医院看,都给不出结果,爸爸带着孩子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当时就下了决心,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的病治好。”庄振波说。他们跑了很多家医院,后来得到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截肢,庄振波坚决不干,最后同意把儿子右膝盖里的骨膜切除。从此,庄汇泉的右腿再不能回弯了。
庄汇泉生病后,庄振波在北京的工地上拼命干活儿,给孩子赚医疗费。可屋漏偏遭连阴雨,哥哥庄宏泉也被查出患上了和弟弟一样的病。庄振波带着兄弟俩到处求医看病,家里已是债台高筑。
2011年4月份,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庄汇泉及其家属、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处取得了联系,了解了他的病情,并将其骨CT片送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由骨科专家进行会诊。得知庄汇泉手术后康复的可能性较大,基金会决定资助他到北京治病,并协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做好入院准备。
“我们的孩子赶上好时候了,有那么多好心人给捐钱帮忙。”在农村老家一直苦苦支撑的张之凤,终于不用再到处借钱了,她可以安心地在北京的好医院里陪伴儿子做手术和进行康复治疗。
4月26日,庄汇泉的首期手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顺利完成。手术一周后,庄汇泉转到了北京一家专业康复训练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每天需要进行近5个小时的肌肉力量训练,身体康复状况十分良好。
经过一个多月的康复训练,庄汇泉再次住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院对其身体进行系列调理后,于当年7月5日为他进行了二次膝关节置换手术。
“从小两个孩子就特别爱学习。”回忆起小时候兄弟俩上学的事,父母还是掩饰不住骄傲。“要不是因为这病,他们上学也不会断断续续……”由于经济困难和看病拖累,兄弟俩的小学上得断断续续,直到五年级才正式上学,就这样总算熬到了兄弟俩考大学的时候。
2009年高考,庄宏泉上了二本分数线,但弟弟差20分没上线。为了方便照顾弟弟,庄宏泉希望能和弟弟上同一所大学,于是他放弃了这次升学机会,选择和弟弟一起复读。
2010年高考,哥俩终于一同走进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哥哥就读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弟弟就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如果选择同一个专业,将来就业时就可能成为竞争对手,很难进同一家单位。不同的专业有可能在一家单位上班,这样我还可以继续照顾弟弟。”庄宏泉告诉记者。
背学兄弟的心愿
“是学校和社会上的好心人帮助弟弟做了手术,让弟弟站了起来。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庄宏泉、庄汇泉开始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回报社会。
2011年5月份,中国寻亲第一人沈浩应邀来到呼和浩特开展寻亲活动。庄宏泉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志愿服务的行列。无论是在新华广场,还是在会展中心,庄宏泉都满怀热情地带领同学们帮助沈浩发放寻亲扑克,帮助记录寻亲者的资料、信息。
在学校里,庄宏泉、庄汇泉还成立了NPO绿色生命组织。2011年感动内蒙古人物颁奖晚会上,一同被评为“感动内蒙古人物”的治沙造林优秀楷模易解放妈妈的故事让他们深受感动。在和易妈妈聊天时,兄弟俩说出了自己想要为社会做点事情的愿望。易妈妈听了他们的想法后非常支持,并且邀请他们加入NPO绿色生命组织治沙造林的队伍。
“这是一个回报社会的平台,我们会把这个事情当作一件非常神圣的使命来完成。”兄弟俩坚定地说。
庄宏泉、庄汇泉开始行动了。首先在自己的同学当中宣传治沙造林、公益林建设。在易解放和学校的帮助下,庄宏泉、庄汇泉在学校成立了绿色生命组织的分支机构。同年5月17日,庄宏泉和他的几位同学参加了绿色生命组织以及北京江森自控公司组织的乌兰布和沙漠植树活动。
2012年2月15日,寒假过后,在来学校上学的路上,庄宏泉、庄汇泉专程到北京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表达了他们的感激之情。
在采访中,庄宏泉、庄汇泉还细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一笔笔爱心捐款:学校捐款5万元、宋庆龄基金会捐助了四次手术的费用、李琳公益基金捐款10万元、北京一位爱心企业家捐款20万,此外还有来自家乡的24万捐款和来自红十字会的捐款……
“弟弟站起来了,能自己走路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我的压力减轻了不少,也完成了我当初让弟弟站起来的愿望。”庄宏泉一边帮弟弟揉腿,一边说起了暑假的安排:“再去趟北京,弟弟还需要进一步治疗,因为他的脊柱还有些侧弯。”
记者采访即将结束时,哥俩表达了一个藏在他们心中很久的愿望:帮助残疾学生,让他们回到正常人的群体中来。他们希望,能够把他们此前接受的关爱,一点点地传递出去,温暖更多的人。
责任编辑:彭静
阅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