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农大

位置 > 首 页 > 媒体农大 > 正文

【呼和浩特晚报】18岁生日当天参与献血,两年累计献血1000毫升

添加时间:2012-11-06 17:17 来源:新闻中心


转载于11月5日  呼和浩特晚报   作者:叶涛


    昨日上午,内蒙古血液中心迎来一位“熟客”,她是一位年仅 20岁的 90后女大学生。两年时间,这位女学生曾 4次前往血液中心参与无偿献血,累计献血达到 1000毫升。此次她要捐献两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采血时,这位女大学生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这位可爱的 90后女大学生叫李凌坤,1992年出生,是一位蒙古族姑娘,目前就读于内蒙古农业大学。“今年大四了,想到即将毕业,心里不免有些压力,但我坚信,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李凌坤很乐观地说:“我老家是巴彦淖尔市的,小时候,父亲总会参加一些无偿献血活动,他告诉我,血液是生命之本,也是治病救人无可替代的重要物质,用我们的血液可以挽救人的生命。听到这番话,我觉得父亲好伟大,从那时起,我便暗下决心,长大后也要做一个像父亲那样充满爱心的人。那时只感觉,18周岁为什么离我那么遥远,只能静静地期盼。”

    2010年,李凌坤终于迎来了她的 18岁生日,这天,是她最开心的一天,因为多年埋藏于内心的梦想实现了。“ 18岁生日前一天,我还在学校上课,当晚便做好打算,次日一早就去内蒙古血液中心进行无偿献血。多年的梦想即将实现,我激动得难以入睡。生日那天,我很顺利地献了 400毫升血,打电话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他激动得没说出话来。后来父亲告诉我,‘女儿长大了,你是爸爸的骄傲!’听了父亲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当时就想着,我已经爱上了无偿献血,以后我会坚持的!”李凌坤说着,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昨日上午,李凌坤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当其卷起衣袖时,血液中心机采科的工作人员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大家被这位蒙古族姑娘对生命对社会充满关爱的积极乐观的精神感动着。“有什么能比生命更重要?想到我的血液能够救助患者的生命,我便觉得我并不是一个柔弱的姑娘,我肩上是有责任的,我要用爱心去回报我们的社会,用热血去救助更多患者,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在此,我也希望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用爱来回报社会,生活就会变得很精彩。”李凌坤爽朗地说着,其笑容依然是那么灿烂。


 

责任编辑:彭静
阅读:

上一条:【北方新报】香港赛马会向内农大捐赠25匹退役纯血马

下一条:【新浪网】“思源骨髓基金”在津首次救助白血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