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落实“8337”发展思路
编者按
“习总书记的关怀温暖大草原。”马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内蒙古考察,当他考察了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生产车间后,对企业发展草产业、参与干旱地区生态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做法,对企业驯化培育了多种耐寒耐旱的草种得到初步推广、改善了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的成果,表示赞赏。蒙草抗旱公司结合企业发展理念和科研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大生态文明建设”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在草原生态修复及相关生态建设方面做出相应贡献。
习总书记在蒙草抗旱公司考察时指出: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绿化只搞“奇花异草”不可持续,盲目引进也不一定适应,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产业建设指明了方向。
蒙草抗旱公司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内蒙古党委、政府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进一步总结了蒙草抗旱生态企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的产业发展战略,同时,邀请专家、学者与企业家一起为生态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积极投身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为内蒙古打造生态文明的风景线贡献力量。
本报刊登精彩观点、建言,以飨读者。
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任继周
习总书记春节前夕到内蒙古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的讲话不仅体现了对内蒙古人民的关怀,也表达了对全国各地农村牧区的关怀。我作为一名草业科学工作者,尤其感受到对草业的关心和鼓励。习总书记为我国草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首先,习总书记对内蒙古草业的同志们说:“你们的思路挺好”。思路是行为之源,政策之本,更是今后发展的指向。以蒙草为例,说明无论是农业还是牧业,都要依靠科研、依靠科技。这指出了我们草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重大。
习总书记说的思路在哪里?就在脚下。我们要“走出一条符合我们自己规律的、符合国情、地情的路”。这是一条本土之路,把没有国界的现代科技与我们的国情嫁接。这还不够,还要更具体地嫁接到我们自己所在的这块土地上来,找出规律来规范我们的科技行为。
用的是土办法,办的现代化。也就是要有绿色意识,低碳化、持续化。不要忘记,土办法的要义还要核算成本。
习总书记人居高位,但他深入实际,发出召唤:多种草类,能节水、抗旱、耐盐碱。不仅可承担城市绿化,草原、牧场的生态和生产建设,还能担起“整个三北地区的防沙、抗沙、绿化”的重大使命。
习总书记的话,清晰明白,亲切感人。我们要牢记。
![]() |
草业之春
中国草业协会会长 卢欣石
2014年春,中国草业界迎来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习总书记、汪洋副总理对任继周、李文华等9位院士提出的“关于我国‘耕地农业’向‘粮草兼顾’结构转型的建议”作出了重要批示;第二件大事是习总书记到蒙草抗旱公司和锡林浩特市草都公司考察,听取了蒙草抗旱王召明董事长和草都公司李国才董事长的汇报。这让草业科技工作者感受到极大地鼓舞和鞭策,是对我国草业在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给予的充分肯定和强力支持。
内蒙古草产业的发展充分代表了我国草产业发展的大势。蒙草抗旱公司利用草原原生草资源进行草原生态修复和草地绿化,展现了符合国情的生态之路。阿鲁科尔沁旗建立的高产优质人工草地大幅度提高了草原的生产力,证明草原复兴建设之路是优质高效养殖业的可靠保证。锡林浩特市草都公司季节性利用草原,生产优质草产品,并建立草产品数字化信息交易平台,使草产业紧跟现代科技潮流。内蒙古一大批具有时代创新精神的草产业企业和农牧民合作社为全国草产业发展提供了鲜活光亮的榜样,这也是总书记赞许和感动全体人民的精神之源。
我们将乘此东风,夏季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第三届中国草业大会,全面系统地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中国草业健康永续发展。![]() |
做大做强牧草种业 推进优质牧草基地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理事长 纪大才
我国牧草产业已经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初步形成了集种子繁育、牧草种植、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等各环节连接的产业链条。但是牧草的良种繁育和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水平等仍有待提高。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孕育了自治区独具特色的畜种资源。农业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优势产业带的快速崛起打下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基础,而目前畜牧业发展的短板是草地生产力的弱化和草业发展滞后,而草原生态的修复和草业发展又面临着优质牧草种子的极度短缺。做大做强牧草种业,推进优质牧草基地建设,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是蒙草抗旱公司面临的历史重任。应该在多年研发、繁育的基础上加快适宜不同地域特点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扩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旱耐寒、耐盐碱的地方优良种子,提升我区人工优质牧草基地建设的水平和整体效果,为建设我区绿色畜产品加工基地作出贡献!
实现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和谐可持续
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召明
生态产业联盟是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全民强烈期盼美好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由蒙草抗旱、本富牧业、蒙羊牧业、大唐药业、山路能源、内蒙古农大、包商银行等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机构、社团组织、农民合作社等共同自愿发起成立的联盟组织。旨在推进生态系统建设与生态产业相互结合、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提出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为单一的植树、种草,应是包括生态系统内的大气、水、地形地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系统建设项目。通过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机构、社团组织、农民合作社等共同合作,在植被退化的土地上恢复植被后,有了动物、新鲜空气等,进而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实现企业增效、牧民增收、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生态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反向继续推进生态建设,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和谐可持续。
![]() |
加大北方乡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云锦凤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是生命延续和种族繁衍的保证。对于植物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鉴定、保护、保存和合理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国家战略资源,因此要加大对乡土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与科学利用。
广阔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乡土植物,受周围的气候与环境影响适应性很强,蕴藏着各种潜在丰富的可利用基因,地理优势极为明显,是维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物质基础。对这部分植物种质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与开发,对一个地区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草原生态修复、构建生态安全屏障、草地畜牧业以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借助市场的力量,以该地区领军企业蒙草抗旱公司为主导,政府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创新实践,已共同建设起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种质资源库。各方致力于该地区种质资源的保护收集、驯化利用、鉴定评价等。通过市场搭建平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乡土植物选育工作,培育优良的乡土树种,提高植物保护、引种及育种技术水平,创新植物应用模式,并不断选育出优秀牧草、饲草以及具有节水抗旱、耐盐碱、耐寒等特征的植物。
培育和发展乡土植物,保护和开发种质资源,是一个繁杂渐进的生态工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重大责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 |
节水园林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乡绿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中唯一具有自我进化能力的系统,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提倡和践行建设一个以乡土植物为主体的低养护成本的节水节能的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绿化体系,走一条符合国情、地情的节约型城市绿化之路。乡土植物,耐寒、耐旱、耐贫瘠。种得活养得起。从国外引进来的洋草,耗水多费工又费钱。对水资源短缺的西北和内蒙古地区,多用阳光少用水,研究、选择、应用适用于干旱半干旱的抗旱、耐寒乔木、灌木、花卉、草本植物,是发展节约型园林的根本途径,在植物配置上尽量减少大面积草坪的应用,多用耐干旱的地被植物取而代之。
节水型绿化,要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要有相应的技术措施甚至是法律监管。在城市的公园、道路、广场、居民区、及事业单位所在地的所有绿地中要用再生水浇灌绿地,要用滴灌、喷灌、渗灌等节水技术设备和措施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要探索雨水利用的收集装置及办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和建设好城市绿地系统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更好的服务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发展节水园林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
打造生态文明的风景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提出了“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殷切期望。我区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亮丽风景线”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引领,努力打造一道道风景线,其中就包括打造生态文明的风景线。
我区草原、森林面积均居全国之首,水面、湿地和沙漠、沙地面积也居全国前列。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价值取向上,我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工作实践中,我区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的生态建设理念,依托对乡土植物先进的研发技术、雄厚的生产能力、成熟的施工方式,探索出一条将天然草地改良与人工草地建植相结合的草原原生态系统恢复新模式。
蒙草抗旱公司在呼和浩特市承担了大青山南麓敕勒川草原恢复建设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使原本砂石裸露、满目疮痍的当地地表地貌又恢复到原来的绿草如茵、一碧千里的景象,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而且经国内专家考察鉴定,其生态系统也开始逐步恢复,已初步实现草——草原——生物链这一生物圈的良性循环,从而成为蒙草抗旱探索草原生态系统修复新模式中的典范工程。
未来2到3年,蒙草抗旱公司将进一步综合应用公司多年潜心研发的核心技术与成果,将草原生态修复模式复制到更多地区,为我国整体草原生态恢复与治理做出积极贡献。
![]() |
蒙草抗旱公司确定五大发展战略
郝剑 黄楚婷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时,详细了解了企业发展草产业、致力于驯化野生植物应用于生态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情况,并对企业发展方向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企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与祝福。习总书记的讲话让蒙草抗旱全体员工温暖盈心、备受鼓舞,更坚定了企业立足于蒙草研发、生产及推广应用,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战略梦想持续奋进的决心。
蒙草抗旱公司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员工大会及公司董事会,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五大草原生态建设的战略措施。
一.继续完成北方草原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布局建设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通辽、赤峰、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阿拉善、甘肃、宁夏10个地区的种质资源库;二.加大草原生态修复力度,分别启动阴山南北部可修复草原集成技术、科尔沁草原修复项目、阿拉善沙地治理项目、锡林郭勒草原修复项目,建设北方绿色屏障,做好三北地区的防沙、抗沙和绿化工作;三.继续加大节水园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示范力度,制定节水园林技术标准,创新节水灌溉措施,倡导不使用高成本的奇花异草进行城市绿化,走出符合国情、地情的生态建设之路;四.继续推动草原生态产业联盟向更深更广发展,充分整合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相关企业的资源优势,搭建技术平台,形成草原生态修复——绿色养殖——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技术应用为一体的草原生态产业链,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平台、手段;五.继续完善企业牧草种子、牧草种植、牧草仓储、牧草流通的草业产业链,为提升中国草产业竞争力而努力。
![]()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