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专家讲座举行 郭启俊主持
转载自内蒙古日报2014年6月18日第2版报道 记者:张慧玲
6月17日,由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内蒙古防沙治沙协会主办,4G沙龙承办的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专家讲座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报告厅举行。我国著名荒漠化防治及沙产业专家刘恕、田裕钊教授分别作了题为《防治荒漠化 呼唤新视角和新理念》、《内蒙古微藻产业化利用的重大进展》的报告。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郭启俊主持。交通运输部纪检组原组长、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代会长杨利民,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名誉会长夏日,以及自治区党委农牧办、发改委、财政厅、科协、林业厅、环保厅、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各有关单位近300人聆听了报告。
刘恕教授的报告系统回顾了全球荒漠化的原因,又建设性地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对中国近40年来防治荒漠化的国家战略,进行了深刻反思和剖析,为我国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及发展沙产业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专家讲座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举行》
转载自北方新报2014年6月18日第2版报道 记者:刘俊霞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由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内蒙古防沙治沙协会主办的“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专家讲座”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报告厅举行。我国著名荒漠化防治及沙产业专家刘恕和田裕钊分别作了题为《防治荒漠化呼唤新视角和新理念》、《内蒙古微藻产业化利用的重大进展》的报告。
刘恕教授的报告系统回顾了全球荒漠化的成因,建设性地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针对我国近40年防治荒漠化的国家战略进行了深刻反思和剖析。特别介绍了近十年来发生在内蒙古毛乌素沙地的三碳经济创新模式:“碳吸收,碳减排,碳捕捉”的模式实现了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好循环,为我国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及发展沙产业起到了革命性的示范作用,一举攻破了世界荒漠化治理的难题。
田裕钊教授的报告重点介绍了微藻产业化利用,在三碳经济产业链上,用燃烧沙柳的烟灰捕集二氧化碳生产螺旋藻,三碳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意识,这一阳光下的产业实现了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在沙漠戈壁开发出新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农业”这一设想。
2014年6月17日,新浪网乐居频道《阳光下的产业——三碳经济产业链报告会》,搜狐焦点网《阳光下的产业——三碳经济产业链报告会圆满落幕》,报道了此次讲座。网易新闻网、凤凰网、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