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农大

位置 > 首 页 > 媒体农大 > 正文

【内蒙古日报】创造美好新生活 建设幸福内蒙古

添加时间:2015-04-14 09:50 来源:新闻中心

转载于2015年3月31日内蒙古日报第七版报道   摄影记者:章奎
原文链接地址:http://szb.northnews.cn/nmgrb/html/2015-03/31/content_1187840.htm 

编者按:
  2012年6月,第6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此后每年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决议号召全球:要采取更包容、公平和平衡的经济增长方式,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消除贫穷,增进全体人民的幸福和福祉。我国各地从2013年首个“国际幸福日”开始,在这一天都举办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唤起社会对“幸福”的思考。
  3月20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中国蒙古学学会在我区举办纪念“国际幸福日”活动,数十位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共同探讨对幸福的认识,倡导公共服务更好地为人民谋福祉。我们选取了其中8位的发言摘要刊出,与您一起探讨幸福的内涵。  

草原文化蕴含幸福密码
□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盖志毅

  草原文化所激发出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是草原人幸福的重要源泉。草原文化作为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包括草原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草原文化的许多元素蕴含着幸福的密码。比如,崇尚自然蕴含着幸福密码。草原文化是生态文化,是尊重自然的文化。多年来,我国草原文化覆盖的地区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显然,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幸福感的获得实在是太重要了。
  草原文化中的开放进取精神蕴含着幸福密码。草原文化是开放型文化,主要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方面,这使得人不是狭隘的、自我封闭的个人主义者,而是心胸开阔、豪爽大气,对于他人、社会、自然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这种个性特征恰恰是幸福的来源。
  草原文化中的适可而止的财富观、消费观蕴含着幸福密码。如果少一份外在利益的焦虑,多一份内在利益的追求,那么人生将快乐得多。
  草原文化中崇尚自由的人格的价值伦理取向蕴含着幸福密码。草原文化表现出的精神气质是崇尚自由的,这种人格是一种率真的、阳光的、健康的人格,当然是一种幸福的人格。
  草原文化中推崇诚信的伦理特征蕴含着幸福密码。游牧人之间的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良好人际关系是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核,也是幸福感最重要的源头之一。  

责任编辑:彭静
阅读:

上一条:【内蒙古教育】内蒙古农业大学首次参加2015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喜获国际二等奖

下一条:【腾讯】2015第四届中国高效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研讨会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