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农大

位置 > 首 页 > 媒体农大 > 正文

【中国新闻网】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习计划—

  蒙古族刺绣在内蒙古开班

添加时间:2016-03-22 18:16 来源:新闻中心

转载于中国新闻网2016年03月22日报道    编辑:张林虎            

原文链接:http://www.nmg.chinanews.com/show-22-7988-1.html

  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22日电(张瑾娴)22日,记者从内蒙古农业大学宣传部获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蒙古族刺绣培训班在该校开班,全国60位传承人一同切磋技艺。
  当日,身着五彩民族服装、佩戴珍贵玉石配饰的全国60位传承人齐聚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文化厅社文处处长赵增春莅临开班仪式并讲话。        

图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蒙古族刺绣培训班开班现场

  赵增春表示,为了帮助内蒙古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水平,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更好地走进现代生活,自治区文化厅开展了此项培训。
  内蒙古农业大学承办单位、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黄金田说,蒙古族传统技艺集数千年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优秀工艺之大成,不仅是内蒙古自治区主体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涵盖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的五年时间,我校将不遗余力地完成5期300名传统技艺类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任务。        

图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蒙古族刺绣培训班开班现场

  授课教师代表、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服装教研室刘娜表示:在本次培训计划中,我们将以“活态传承、走进生活、以人为本”为基本理念,根据“强基础、増学养、拓眼界”的总体要求,解决作品创作、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同时,农大的师生也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到非遗传承人,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术交流机会。
  记者获悉,1月14日文化部办公厅官方网站公布了2016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院校名单,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自治区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蒙古族工艺美术研究所,成为全区唯一的参与院校。
  据了解,此次培训是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开展的2016年度中国非遗继承人群研修研习的首期培训,是全国37所首次参与高校开展的试点培训。
  内蒙古农业大学将于3月、5月、6月、10月、11月先后开展蒙古族刺绣、蒙古族服饰(服装、配饰)、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蒙古族服饰(头饰、配饰)和剪纸5期培训项目。每期学员60名,授课时间为30天,授课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分组辅导、创作实践、观摩交流、作品展示等。该校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相关学科带头人和部分外聘国家级、自治区级传承人承担教学任务。 (完)    

 

责任编辑:彭静
阅读:

上一条:【新华网】60位蒙古族刺绣传承人走进大学课堂

下一条:【呼和浩特综合频道】大学生创业:奋斗中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