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马传媒】钉蹄,就是在马蹄上作画:
一位年轻钉蹄师的别样体验
转载于国马传媒2016年11月05日报道 记者:沈小晓
原文链接址:http://mp.weixin.qq.com/sbiz=MjM5NTc0MDM0MA==&mid=2653039956&idx=1&sn=c7d9130475b003
“我们这个专业的特点就是特别注重实践与操作。还没毕业的时候,我们就在为学校的马进行钉蹄、修蹄的工作了。那时候,老师会指导。时间长了之后,我们都熟练了,也更加喜欢这个工作了。”
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运动马驯养与管理专业的赵旭,来国际友谊马场工作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刚来到这里,有一点忐忑,有一点自豪,毕竟那时候还是在校学生,实践经验不足。不过,多学习、勤练习,熟练上手就好了。”
刚来时,对周遭环境不熟悉的他显得有些羞涩。领导给他安排的是基础的马房工作,包括清理马厩、刷马遛马等。
直到有一天,领导说:赵旭,你负责马场的钉蹄、修蹄工作吧……
从一个羞涩的马房boy
转变为熟练的钉蹄boy
俗话说:“无蹄则无马”。对马来说,蹄铁就像鞋子对于人来说一样重要。一旦钉蹄出了问题,可能会引起马受伤甚至变瘸。因此,钉蹄师的日常工作必须十分细致和足够专业。
当领导说要将工作重心逐渐调整到钉蹄、修蹄上来之后,赵旭并没有表现出惊讶或不适应。“因为我在学校的时候就经常给马钉蹄。”赵旭介绍,自己的专业学习涉及到马相关的各个领域,马的饲养、运输、修蹄、骑乘等。兴趣使然,他的学习重点一直就在钉蹄、修蹄上。
除了跟老师学习,他抓住一切机会向专业人士交流和请教。与兽医交流、参加培训和讲座,在实践中钻研和提升,“要做好,最基础的就是要练就特别纯熟的技术,这是第一位的。”这个熟练的钉蹄boy认真的说。
钉蹄,就是在蹄上作画
一说到钉蹄,赵旭的话匣子就关不住。“蹄铁啊,就是平时说的马掌。钉蹄,有时候很复杂,有时候辛辛苦苦做完之后,却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比如角度、蹄型等。当然,我还在继续摸索中。”
钉蹄师不仅是钉蹄,还需要具备医学方面的知识背景和美的意识。可别小看了这一片巴掌大的地方,对于热爱它的人们来说,这里完全就是一片可供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你看这蹄底穹隆处,这儿的线条、曲线、高度、角度、宽度、对称性,都是能体现美的。整体的美感是很重要的。有人说,钉蹄,就是在蹄上作画,我觉得这个说法特别形象……”
出生于内蒙古的赵旭,今年23岁,说起话来有力、走起路来带风,但当他站在马面前的时候,身高超过180cm的他立马化身为温柔的朋友,和马拍拍头、说说话,场景令人动容。
他说,钉蹄,是一份需要手、脑并用的工作,要沉下心去……
作者手记
当眼前这位年轻的钉蹄师欣慰地看着自己刚刚结束的作品时,他脸上露出浅浅的微笑。我似乎忘记了他的年龄,而只是单纯的被他坚定的眼神和轻松的表情而打动。
每一项工作和技艺都离不开年轻一代的传承,每一种传承和发扬都离不开热爱与钻研。或许现代化科技能取代部分传统工艺,但取代不了工匠精神,取代不了人心深处对美、对艺术的崇尚与追求,更加取代不了其背后的笃志笃行、坚韧不弃和发自内心的爱。
祝福这位年轻的钉蹄师,也祝福更多向他这样好学、踏实、努力、勤奋的新生代!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