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农大

位置 > 首 页 > 媒体农大 > 正文

【通辽日报】奈曼筑牢科尔沁腹地林业生态安全屏障

添加时间:2016-12-22 17:39 来源:新闻中心

原文转载于通辽日报2016年12月17日报道   记者 张春民
原文链接:http://epaper.tongliaowang.com/html/2016-12/17/content_156339.htm 

  本报讯 奈曼旗坚持“生态立旗”战略不动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进取,主动作为,以生态建设推进绿色发展,以重点区域绿化改善人居环境,以严格保护落实生态优先,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产业发展促进绿色惠民,全旗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立旗,推进林业建设持续发展。近年来,全旗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不断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十二五”期间,全旗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5.67亿元,年均1.13亿元;完成造林96.5万亩,年均19.5万亩。现全旗森林面积达3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0.81%,活立木总蓄积达763万立方米,生态治理区林草植被盖度达37%以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众志成城,打造国家森林城镇。为改善城区林业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味,2015年,该旗在大沁他拉镇开展“三城同创”工作。目前共完成城镇绿化投资7000万元,启动了人居林、生态景观林、休闲绿地、绿色廊道、林业产业化基地、森林文化等8项重点工程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45平方米,道路绿化率达100%,新建小区绿化达100%。
  注重民生,全力发展林业产业。该旗以兴林富民为目标,大力推进经济林果品、木材加工、林下种养采集加工、湿地怪柳沙漠生态旅游、林木种苗花卉、沙产业“六大”主导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扶持龙头、创建品牌等,切实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拓宽了农牧民致富增收渠道。今年,全旗林业总产值达2.2亿元。
  深化改革,激发林业内生动力。该旗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旗累计明晰产权面积504万亩,完成应改面积的100%;核(换)发林权证109万亩,占应发证的22%,调处林权纠纷128起。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该旗有9个国有林场圃,经营总面积109万亩,承担全旗东北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造林和森林资源管护任务。自2010年开始,该旗启动国有林场税费改革,推行管养分离,将管理层人员纳入财政供养管理,将职工纳入林业生产经营队管理,推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全旗国有林场改革稳步推进。
  强化保护,巩固林业生态成果。该旗认真落实《奈曼旗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实行建设用林地占补平衡,并在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中,严把林地与非林地、材料审查、调查设计、现场查验、联席会议和审核上报“六关”,确保林地不流失。严格林业应急管理。认真落实森林草原防火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健全完善森林防火管护体系,建立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16支,义务扑火队355支,在重点地区春秋关键时节适时开展防火演练,确保无重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强化责任”的方针,不断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力度,年均防治林业有害生物5万亩以上。
  科技支撑,推动现代林业快速发展。该旗总结推广小生物圈、穿沙路、“两行一带”造林、丘陵山地综合治理等技术模式。同时,针对辖区自然气候特点,大力推广应用苗木蘸根保湿、坐水覆膜造林、飞播造林、开沟深植、容器苗造林等系列抗旱技术,推广率达85%以上。在人才培养上,旗林业局先后与牡丹江林科院、通辽市林科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科院奈曼寒旱所等院所进行业务合作,积极拓展林业科技平台。全旗以“一站多能、城乡结合”为建设模式,为业务合作院所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业务。  

责任编辑:彭静
阅读:

上一条:【内蒙古新闻网】特色种植 成功转型

下一条:【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程”2016年度课题评审会议在我院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