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农大

位置 > 首 页 > 媒体农大 > 正文

【内蒙古日报】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五有”

添加时间:2016-12-31 11:53 来源:新闻中心

原文转载于内蒙古日报2016年12月26日报道   文 高丽萍
原文链接:http://szb.northnews.cn/nepaper/nmgrb/html/2016-12/26/content_109596.htm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发生了新变化,领导干部也面临着新考验。适应新形势、应对新考验,需要领导干部具备“五有”,即“有理想”“有学识”“有能力”“有胸怀”“有担当”。
  理想是人行为的强大动力和方向盘,有理想才能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强大的精神动力。领导干部是部门、单位和地区的发展的火车头,领导干部的理想也引领着社会理想,对群众的理想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必须具有不同常人的大理想。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具备共产主义理想以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环境中抵住诱惑、顶住压力、具有定力。相反,一旦领导干部理想信仰缺失,必然由于精神上的“缺钙”而导致执政实践中的“无力”。
  学识决定人的眼界,规定着人的行为创造力,有学识的人能够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从而找到新方法,开辟新道路。领导干部要潜心学习,要从各种人际关系中脱身、隐身,要专心、潜心、用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原理和中西方治国理政的优秀思想。只有将自己锻造成为学贯中西的思想家、战略家,才能够让人服气、自己才会有底气。相反,如果领导干部不学无术或沉迷于搞关系、谋权术,必然缺乏内涵而粗俗不堪,在日益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意识形态斗争中感到“乏力”。
  有学识不一定有能力,能力是将学识转变为改造现实的强大物质力量。能力需要以学识为基础,能力也需要创造力、应变力、统筹力、协调力,而能否具有创造力、应变力、统筹力、协调力,需要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努力找出本部门、单位和地区的实际问题。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才能超越自我、超越当下、掌控未来。相反,如何不注重调查研究,忽视客观实际,从主观出发,只能导致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必然使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连篇,必然会败坏党风、政风、行风和工作风,在各种考验面前不知所措,在各种危险面前不断中招。
  胸怀决定一个人事业的维度,胸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领导干部能否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决定着党的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善于集中集体智慧,能够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整体的最优化效应,为地区发展和群众利益谋福。相反,只会搞一言堂的领导干部,不仅对促进工作无益,更会让群众反感从而丧失公信力。
  担当是检验人格、人品的试金石,有担当也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衡量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尺,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将成为治国理政的精英。相反,那些在困难和问题面前缩头缩脚甚至临阵脱逃的领导干部,必然要被时代所淘汰。时代选择有担当的领导干部,群众拥护有担当的领导干部。
(作者系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彭静
阅读:

上一条:【金农网】内蒙古阿旗与内蒙古农业大学深度合作共建现代农牧业

下一条:【人民网】内蒙古农业大学:打造一流学科团队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