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晚报】小记者站挂牌啦!
原视频转载于呼和浩特晚报2018年4月12日报道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lOzeysCtvWsboPOnCXkZbw
小记者站挂牌啦!
11日,《呼和浩特晚报》小记者站在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了挂牌暨“我是文明小使者”倡议活动启动仪式。目前,《呼和浩特晚报》小记者站已在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玉泉区五塔寺东街小学、赛罕区金桥小学等5所学校成立了小记者站。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当日的启动仪式上,伊利·晚报小记者团的负责人丁晨用多位优秀记者的成功案例告诉小记者们,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不仅需要勤奋的双手和不知疲倦的双脚,更需要善于思考的大脑。“呼和浩特晚报成立小记者团,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进一步开拓青少年的视野,满足大家对新闻创作的愿望,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丁晨说。
对于此次在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建立《呼和浩特晚报》小记者站,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胡燕表示:“晚报小记者团是一个优秀的课外活动基地,它依托于《呼和浩特晚报》深厚的底蕴以及强大的社会资源,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增长见识、提高素质的课外活动平台,也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精彩的窗户,可以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可以说,晚报小记者团的训练宗旨与我校的很多教育理念,例如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教育原则;乐学会学健康发展的办学思想;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育模式;敦品励学、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不谋而合,也使得学校的活力在各种活动中彰显。通过晚报小记者团的活动,让孩子更好地接触了社会,更有效地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在接人待物等方面都有提高,尤其是在思想上学会了自律、在活动中懂得了交往、在交往中学会了做人。”
助力小记者健康成长
《呼和浩特晚报》小记者站在我市中小学挂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学校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分阶段分层次地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写作水平。在当日的启动现场,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首批小记者成员。对于加入晚报小记者团,四年级1班的乔思涵告诉记者:“每当我在电视中看到那些记者叔叔、阿姨的时候,我非常钦佩他们,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成为一名记者,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我觉得成为小记者,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所以当老师说学校要成立小记者站的时候,我就报名了。”
采访中,大多数小记者都表示自己有一个记者梦,但加入晚报小记者团更多的原因则是想要锻炼自己。“我有一个好朋友就是晚报小记者团的成员,我听她讲了很多她参加的晚报小记者团活动,所以我觉得加入晚报小记者团首先可以开阔我的视野,我一定会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小记者。”四年级5班的李诗颖说。
当日的活动除小记者站挂牌外,还举行了“我是文明小使者倡议”活动。小记者站的首批小记者在现场宣读了倡议书:“从现在开始,我将自觉遵守自己的承诺,履行一个文明市民的职责,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文明的好习惯带给他人,感染大家,从而使青城文明之花处处盛开。我呼吁大家都来做文明的小使者,向外传递出无限的热量与文明!”
对于争做文明小使者,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四年级1班的高田宇表示:“如果把呼和浩特比喻为一个家庭的话,那么我们每个呼和浩特人都是这个家庭里面的家人,家庭的欣欣向荣事关300多万市民中的每一个你我。文明是城市最美的名片,我们每一份努力,都会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文明;每一份辛劳,都会为我们的城市增色添彩;每一份热情,都会激发更多人的文明意识和创建责任,所以从今天开始,我将从我自己做起,去监督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一同来构建我们的文明城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