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网】言传身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农业大学在为内蒙古等八省区培养了大量草原畜牧业相关领域的少数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同时,又把中华族共同体意识点点滴滴厚植在科技创新中、学术交流中、教书育人中,言传身教,影响着一代代青年学子。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的这个实验室里,正在开展四个项目的科研实验,其中两项是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一项是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还有一项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西北粮食主产区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实验,是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项目已经开展两年多,即将收尾。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红梅:”像我们共同合作的西部面源污染的项目,项目合作过程中,各民族专家互相之间团结 合作,完成了我们项目,这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很好表现。“
红梅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也是“草原英才”工程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带头人,她的团队主要从事草原土壤利用与保护、土壤生态、盐碱地改良和面源污染防治等方向的研究工作。红梅主编了《土壤实习与野外调查》、参与编撰了《土壤学》和《内蒙古百科全书》等教材,培养了50多名硕士研究生,发表70多篇论文。红梅告诉记者,自己能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从小接受的蒙古语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双语教育。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红梅:”掌握双语,大大提高了读书的质量和速度,同时也提高了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我们研究的前沿领域的新的论点,我们把学的知识带到课堂,给学生传输,让学生也很快接受新的知识。“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68岁的呼和巴特尔教授正带领他的研究生团队开展《诊断布鲁氏病毒的方法》的研究。布鲁氏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呼和巴特尔研究这项课题已经20年了,取得过4项国家发明专利。
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学生王鹏宇:”老师的言传身教深深地感染了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当所有人团结起来,当大家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时候,我们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再去实现我们的科研目标,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就有动力,有了力量。“
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呼和巴特尔:”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做两件事,一个是做这个诊断试剂,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另一个是)把我们的年轻的一代培养成热爱祖国,为国家去奉献(的人才)。“
呼和巴特尔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职。他一边研究自己的课题,一边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分享给各地各民族的学生。
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呼和巴特尔:”把我们这些个各民族的年轻的一代教育好、培养好,如果孩子们都是一个优秀的我们国家的建设者,我们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记者:刘程程 王翔 田长青 宝音图 刘佳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