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教育厅官方微信 内蒙古教育发布】
“最强党支部” 学在心间,做在田间,促美丽乡村建设
原文刊载于2020年11月3日内蒙古教育发布 公众号
“最强党支部”建设启动以来,各高校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有机统一,对照建设标准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规范基本设置、建设基本队伍、落实基本制度、完善基本保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自身办学定位,把党支部建设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提升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批创新案例和特色做法。
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最强党支部”建设深入开展,《“最强党支部”建设进行时》栏目将定期推送各高校的工作进展、实践成效和经验做法,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学在心间,做在田间,促美丽乡村建设
内蒙古农业大学驻河套灌区硕、博士研究生流动党支部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田间地头,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无论是寒来暑往,还是秋收冬藏,他们始终如一,片刻未停,在美丽富饶的河套大地上留下了艰辛的足迹,在麦色青青的田埂小路间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烈日当空不能阻挡他们执着追求科技惠农的初心,雨雪风霜未曾动摇他们躬身践行科技强农的使命,他们用学思践悟诠释了学以致用,以产学研用推动了创新发展,他们就是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驻河套灌区硕、博士研究生流动党支部。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基层抓支部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七个有力”工作指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与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共建科技小院,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助力破解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难题,不断加大“最强党支部”建设力度,实现了党支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于2018年12月成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以“联带”制度建设助推融合党建
党支部通过搭建工作载体,创新管理模式、狠抓组织建设,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与党支部工作实际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实施“九个一”工作制度,着力建强支部战斗堡垒、强化党员示范引领。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素养,锤炼担当,通过党支部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切实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组织联建激活融合党建驱动力,通过活动联办增强融合党建影响力,通过经验联学提升融合党建创造力,通过服务联抓聚合融合党建凝聚力。
科学合理设置党小组,形成“传帮带”机制,为每一位硕、博士研究生党员建卡立档,确定工作服务目标,发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作用,开展科学试验、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科技示范推广和结对共建帮扶,被当地老百姓形象的称为“贴心专家”。
以科技创新助推问题解决
党支部坚持问题导向,结合灌区自然地理条件特殊,水盐问题复杂,生产实践中面临土壤次生盐碱化治理困难、灌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技术难题,把科研论文写在河套大地上。围绕盐碱地改良利用、河套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农业节水控肥、冻融水盐迁移、黄河水滴灌等重大科技问题和产品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党支部形成了理论支撑—技术研发—产品推广体系。针对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利用提出技术支持方案;在杭锦后旗三道桥镇、临河进步村、隆盛村、五原隆兴昌镇开展科技宣传和科技示范推广;在进步村推广“水梦”吸附剂黄河水过滤技术;在曙光试验站试验示范滴灌技术及黄河水首部过滤系统;在临河区双河镇进步村开展科技种田知识与方法普及;在五原隆兴昌镇开展两万亩盐碱地改良示范区盐碱地改良效果监测评价及五原县盐碱地改良示范推广等。党支部的两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7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地区项目10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重点项目2项,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项,申请国家专利共5项,编制地方标准5项,出版研究专著4部,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论文12篇,EI论文18篇,举办农牧民培训1500余人次。
以共建“科技小院”助推乡村振兴
2019年,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与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共建了“科技小院”,学院以驻河套灌区硕、博士研究生流动党支部为试点,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将人才培养方式、基层组织建设和“三农”发展实际有机结合,让内蒙古农业大学基层党组织扎根农村一线,让内蒙古农业大学惠农科技组织走进河套大地,深刻推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科专业优势特色,服务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和农民增收。通过校地党建联盟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河套地区农户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科技指导和技术示范,普及农业技术,面对面讲课指导,开展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引导高效生产、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了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推动了河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自2019年“科技小院”落成起,先后有50余名研究生和10余名导师参与到“科技小院”融合党建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开展教学、科研、农技推广和成果转化,开展科技扶贫,将“输血”与“造血”紧密结合。建立了多元化科技培训方式,在“科技小院”、农民家里、村委会、田间地头,采用“科普讲座”“科技服务站”“田间观摩”等方式普及农业技术,让支部师生在农民身边进行技术指导,破解了农民与科技人员脱节、科研与生产脱节难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兴农、科技惠农,谱写了新时代“最强党支部”的奋进之笔。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驻河套灌区硕、博士研究生流动党支部的每一名师生都将个人理想同实现“强国梦”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党支部的组织建设与专业实际相结合,努力引导师生探求科学真理服务社会进步,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组织部供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