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党建领航育英才 强农兴农担使命

内蒙古农业大学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强农兴农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服务内蒙古推进落实“五大任务”,坚持党建领航赋能,强化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着力推进学校晋位升级、争创“双一流”高校,积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等多项荣誉称号,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党建示范高校。
党建引领立德树人
在“大党建”格局中体现农大作为
健全党委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学校将党的建设融入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制定《关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办法》《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具体措施》等300余项制度,推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学校构建校党委、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位一体”组织体系。以全国党建“双创”工作为抓手,学校7个党组织获批全国党建“双创”单位,5个党组织和个人被选树为自治区首批党建“双创”单位,获批数量位居全区首位。形成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123456”党建工作模式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1126”党建体系等一批典型经验做法和制度机制,并分别荣获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显著增强。
把牢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学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以项目化方式推进“十育人”专项,构建“五育并举”的“三全育人”格局。学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自治区首批“文明校园”和自治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等荣誉,近3年涌现出教育部“智慧之星”、自治区党史教学名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示范种子”教师等诸多先进典型。
党建引领人才培养
在培养时代新人中写好农大答卷
产教融合添动能。学校探索构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办英才基地班,成立乳业学院、钱学森沙产业学院等4个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牵头成立内蒙古乡村振兴研究院,聘请32位院士担任战略咨询专家,建成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02个、国家支持建设的科技小院60个、78个乡村振兴服务站点等实习实践基地,建成全球领先的原创性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和基因组。
思政铸魂育英才。学校以思想政治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深入挖掘选树“12·14”英雄群体、英雄郝龙彪,“光明天使”李莹,“全区道德模范”杜威,“背学兄弟”庄宏泉、庄汇泉等身边榜样。引导教师争做铸魂育人“主角”,3年来获自治区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师教学竞赛等各类奖项243项。
科创竞赛攀高峰。学校深度参与各级各类创新竞赛,2021年以来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中取得3金、8银、23铜的成绩,率先实现自治区在该赛事金奖“零”的突破,是自治区唯一获得3项金奖的高校;涌现出教育部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典型刘翔东、内蒙古大学生“桃李之星”马腾等一批优秀学子。
党建引领科技创新
在服务“五大任务”中履行农大使命
统筹谋划发展蓝图。学校党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服务落实内蒙古“五大任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实施学校“131467”战略行动计划,立足“农牧林水草乳沙”等优势特色领域,将党建引领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高校五大职能紧密结合,培育打造出校院两级党建品牌29个,以“党建+”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培养新时代的“大先生”。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强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沙漠治理学院首任院长,全职聘任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遴选有效候选人1人。学校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3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7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成为内蒙古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最多的高校。
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学校构建“1+1+N”有组织科研体系,“十四五”以来先后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800余项,科研进账经费17.17亿元。草学学科在第五次学科评估中获评A档,进入全国位次排名前10%,实现自治区A档学科零的突破。学校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实现自治区高校牵头获批国家科技奖的历史性突破;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获批“旱区水工程生态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成为自治区高校首个联合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5株功能性乳酸菌转化2000万元,是自治区高校单项转化合同的最大金额;以学校为第一技术支持单位和第一完成人单位培育的杜蒙羊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填补了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无专门化肉用品种羊的空白,在打造国家级“粮仓”“肉库”“奶罐”和“绒都”中书写奉献社会、绿染北疆的亮丽文章。
复审:付海东 终审:郭松朋
阅读:





书记信箱:sjxx@imau.edu.cn
新闻中心投稿邮箱:imaunews@126.com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邮编:010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