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新闻

位置 > 首 页 > 综合新闻 > 农大新闻 > 正文

2015年教育部“平安留学”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会在我校举行
自治区首家“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落户我校

添加时间:2015-06-03 16:28 来源:新闻中心 摄影:檀璐 马旭 史睿 记者:王赛男 赵文铨

  6月3日,2015年教育部“平安留学”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会在我校科技报告厅举行。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留学工作处副处长鄢智勇、留学服务中心出国处项目主管浦润楠,自治区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朱广元,我校校长助理、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修长柏出席培训会开幕式。全区24所高校的506名公派和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参加培训会。
  会上,鄢智勇与朱广元为“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揭牌。今年3月11日,我校获批成立自治区首家“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中心”将以为留学服务人员服务为宗旨,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努力做好出国留学人员行前培训和相关研究工作,打造出国留学行前培训国家品牌,推动出国留学工作有序发展。
  修长柏在会上致辞。他表示,我校具有悠久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传统,进入本世纪以来,学校更是开创自治区高校之先河,将国际交流与合作升级为学校发展战略。“中心”的成立,成为我校另一个重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我们将认真组织力量和整体全校资源,积极加强与区内外、国内外合作伙伴和学员的沟通和联系,努力为实现平安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朱广元在讲话中回顾了自治区国家公派留学工作,并指出了出国留学行前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他说,在公派工作中,我们明确指导思想,完善组织机构,从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公派留学工作的责任感。广开宣传渠道,拓展派遣途径,加强外语培训和行前培训,严把“派遣、管理和回国”三个环节,推动公派留学工作健康发展。
  鄢智勇结合自身经历与大家分享了留学经验和工作体会。他例举了在外留学人员遇到的种种问题,分析了问题原因,总结了经验教训,指出了文化差异给留学人员带来的学业和心理上的压力,强调了国家对于出国留学行前培训工作的重视。他还鼓励大家要提升培训意识和安全意识,掌握处理安全事故的方式方法,避免意外发生,做到“平安留学”。他希望农大“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能够立足本校、辐射周边、面向全省,为不同行业的出国留学人员提供服务。
  在上午的培训中,我校外事办公室主任张生为大家作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国外学习生活经历交流”的专题讲座。北京大学教授李同归作了“平安留学,做好心理准备了吗?”专题讲座。与会师生还进行了安保技能实操演练。
  3日下午,内蒙古中医院主任医师郭增元作了“健康与养生、中西医日常保健知识”讲座,自治区外事办公室副巡视员田占标作了“在外中国公民领事保护、涉外礼仪”讲座,浦润楠介绍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有关公派留学派出手续办理流程及有关规定。
  此次培训为期两天,4日,培训会还将开展欧洲及独联体国家、美国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相关留学知识讲座。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受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委托,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负责行前培训工作具体落实。截止2014年,留服中心已通过多种方式为近20万人提供了行前培训,实现了公派留学人员全覆盖,并逐步扩大自费留学人员比例。内蒙古自1996年以来录取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有900余人,其中2004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录取520人。经过20年持续派出培养,国家公派留学已成为全区高校培养能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人才、打造国际人才培养及交流平台的主要途径。
  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等媒体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     

责任编辑:彭静
阅读:

上一条: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下一条:我校第六届生化实验技能大赛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