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我校举行
5月7日下午,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研究基地授牌仪式暨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学术报告会在我校书缘会议室举行。自治区社科联副主席白亚光,党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社科规划办主任胡益华,我校纪委书记陈智、副校长侯先志出席大会。大会由李金泉副校长主持。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太平向我校授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研究基地牌匾。
张太平在授牌仪式上讲话。他说,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研究基地的设立是为了聚集国内外畜牧业经济发展资源,集中国内外、区内外智力资源研究新的畜牧业发展模式,广泛联合合作,加快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步伐。他指出,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研究基地的主题方向要突显我区畜牧业经济的特色,借鉴国内外优势资源,形成具有我区特色的畜牧业发展模式。要通过相关整合、拓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要开放研究,整化研究资源,争取在畜牧业研究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研究基地主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乔光华教授就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做了汇报。他说,内蒙古畜牧经济研究基地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于2008年批准成立的7个自治区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基地的使命一是开展相关理论和政策研究,为学科建设服务,二是开展应用性对策研究,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基地建设以来,依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根据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的基地建设方案,参考区内外省区基地建设的经验,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总结,对基地建设的思路和办法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细化,明确了基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建立了研究基地的组织机构,确定了研究团队;完善了基地的软硬件条件;支持了一批研究课题;完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基地重大项目“草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补偿模式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地全体成员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为自治区畜牧业的发展、为自治区农村牧区的繁荣、稳定和农牧民的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候先志副校长在讲话中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并重点就我校的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阐述,他说,长期以来学校非常重视畜牧业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一学科的学科团队已列入我校科研创新团队之中。我校将以基地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特别是在经费上、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力争将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研究基地建设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一流的畜牧业研究基地。
会后,农业部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洁作了关于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学术报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