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新闻

位置 > 首 页 > 综合新闻 > 农大新闻 > 正文

我校牵头承担的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水文退化和恢复机制与绿色发展的水资源调控技术示范”项目

启动实施

添加时间:2020-08-21 23:13 来源:水建院 通讯员:童新 摄影:郭无瑕 侯敏

8月18日,由我校牵头承担,联合清华大学等8家单位共同实施的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水文退化和恢复机制与绿色发展的水资源调控技术示范”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张志宽、我校校长高聚林等出席会议并致辞,自治区科技厅社会发展处处长宝伟君主持会议。

会上,张志宽指出,该项目的启动实施是科技支撑黄河流域生态综合保护、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坚持开发合作搞创新的具体举措。自治区科技厅作为科技管理部门,将提供好组织、协调、服务、保障条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高质量完成,以科技创新成果服务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聚林代表项目承担单位致辞。他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项目启动仪式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建设情况,表示学校将提供可靠的科研条件保障,全力支持项目研究。

项目负责人、我校副校长刘廷玺在启动会上介绍项目情况和实施安排。该项目我校牵头承担,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共同实施,获批经费1976万元,实施期为2020年—2022年。项目面向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以生态水文关系良性维持与退化系统恢复重建为目标,按照“基础研究-技术研发—集成示范”的总体思路,围绕解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退化和恢复演替过程中新旧优势群落的动态转化与水循环机制”“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及其耦合互馈关系”和“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水文退化规律及其恢复调控方法”三大关键科学问题,突破“流域不同类型区生态水文服务功能协同提升技术”和“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技术”两大关键技术,研发满足绿色协调发展的流域水资源系统调控新模式和集成技术体系,并在典型小流域进行综合技术示范。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成立了以傅伯杰院士为组长的咨询专家组,论证实施方案,对课题设置、技术路线、实施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等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傅伯杰院士强调,黄河流域内蒙古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具有汇入的自产水少、产沙大、耗水大等特点,面临风吹沙、流域采沙和河道输沙等问题,自治区层面设立科技重大专项,从创新驱动发展角度、以生态和水为主题开展研究,对保障流域系统的完整性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他建议,项目的实施应以方法和技术突破为重点,以应用为目标,建立与水和沙相适应的生态系统,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和调控、促进生态恢复、保证产业发展。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局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和项目组成员共计70余人参加会议。 

3EBE1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张志宽致辞

44B2D

我校校长高聚林致辞

16583

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提出意见和建议

F39D

我校副校长、项目负责人刘廷玺介绍项目情况

参会人员合影 

责任编辑:王丽 审核人:王忠东
阅读:

上一条:我校承办的2019年度自治区高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班结业

下一条:副校长塔娜出席第八届武川(国际)燕麦文化节 并代表学校与燕谷坊集团签订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