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联合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
对学校主持编纂的《内蒙古自治区志•草原志(1996-2015)》(稿)进行评审
8月27日下午,学校在生命科学大楼会议室召开了评审会,对由我校主持编纂的《内蒙古自治区志•草原志(1996-2015)》(稿)进行评审。
此次评审会由我校和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组织,邀请了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自治区草原工作站、自治区草原勘察规划院、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20余人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已完成的初稿进行评审。
评审会上,我校校长高聚林介绍了举办此次会议的初衷、意义和学校的基本情况,特别介绍了学校草学学科的发展建设情况。他说到,由我校主持的《内蒙古自治区志•草原志(1996-2015)》编纂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自治区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和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的指导下,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通过各兄弟单位的鼎力支持,已基本完成初稿修撰。
高聚林强调,作为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这是国家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之一,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源头活水。学校将竭尽所能,编纂出具有权威性、综合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志书,为后人研究自治区草业改革发展提供最基础、最可靠的文史资料。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兄弟院校充分发挥优势、建言献策,为保证草原志质量更高,一手资料更丰富,成为承载的信息更准确、更完备,更加能够经得住历史检验的精品贡献力量。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贺彪在会上指出,编纂草原志是一项综合性的重要工作,关乎内蒙古草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和文明传承,是自治区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要求全体编纂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把史实关,资料多推敲,进一步提高草原志(稿)的质量;要严格标准,树立精品意识,在改全、改准、改精上求突破,确保编纂工作兼具客观性、权威性、资料性、地域性,力争将草原志(稿)打造成一部精品力作。
会上,编纂主持人、我校王明玖教授介绍了志书编纂情况。专家对评审结果进行了分析解读。专家组认为,草原志初稿整体上政治站位准确,专业性强,资料丰富,层次明晰,结构合理,篇目设置符合要求,是编撰质量较高的一部专业志。同时,专家组对初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析,并提出了进一步补充、修改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宣读了《内蒙古自治区志•草原志(1996-2015)》(稿)评审意见。
最后,分管此项工作的我校副校长芒来作总结讲话。他代表学校对各位评审委员会专家和全体参与志书编纂的人员表达了感谢,并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志•草原志(1996-2015)》按时出版发行。同时,他期望全体编纂人员再接再厉,团结协作,按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志稿,圆满完成修志任务。
校长高聚林讲话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内蒙古自治区志•草原志(1996-2015)》(稿)评审委员会主任贺彪发言
副校长芒来作总结讲话
左一:《内蒙古自治区志•草原志(1996-2015)》(稿)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孟秀芳宣读评审意见
左二: 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红梅主持评审会
右一:编纂主持人王明玖教授介绍志书编纂情况
评审委员会专家提出评审意见
评审会现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