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喜迎新学期,共筑中国梦。3月1日晚8点,学校组织近3000名师生共同观看由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以“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聆听了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春晖教授的课堂讲授。
各分党委(党总支)以全院(部、馆)大会的形式组织教职工在会议室、报告厅等地开展集体学习,部分因工作或值班等原因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教职工则在党支部(教研室)、办公室或者居家收看视频教学内容。学生则主要以团支部(班集体)为单位在教室内开展集中学习,部分学生在宿舍、教室、自习室、图书馆等地开展自主学习。还有一些晚上有课的师生则在课下以后以自主学习方式进行了学习。
开学第一课的教学内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从南开大学创始人之一的张伯苓校长提出的“爱国三问”入手,从历史文明、文化自信、电影票房、新冠疫情防控等方面,运用生动的实例、图片和视频,讲述了爱国和国家通用语言、规范汉字的重要性,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对内蒙古民族结构、民族团结发展历史等区情的介绍,让师生更加深刻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准确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深远意义,教育引导师生要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传承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传统文化,弘扬好各民族融合形成的民族精神,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做出贡献。
2020级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农业水利工程2班郭海琦说到,通过本次学习深刻认识到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性,准确地理解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格局,也通过李教授关于新冠疫情的讲授,更加清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这些成就、优势都需要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去接续奋斗,承接起先辈留给我们的接力棒,在延续各民族文化融合而成的中华文化、建设各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中贡献更多青春力量,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所收获的实践能力,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而奋斗,让自己在祖国繁荣发展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2019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二班张星宇谈到他在看完视频后获益良多,让他了解了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本国情,更加明确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什么。他说:“在我看来,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仅是政治、文化、利益的共同体,更是情感、命运的共同体。我们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早已不分彼此。我是学法学的,从国家宪法中就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我将用专业知识去践行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学习,不仅自己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也以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共同执法律之剑,护民族团结。”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