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食”刻】他们让党旗高高飘扬
战“疫”“食”刻,冲锋在前。后勤管理处饮食中心党支部党员干部和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力,在饮食工作超负荷运转的时候排除万难,敢于担当,竭尽全力保障近3万师生的一日三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先锋模范作用。
我是党员干部 我必须带头
方勇作为饮食中心副主任,从校园封闭管理开始主动承担责任,冲锋在前,发挥出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和使命。随着校园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饮食中心的供餐模式也随即而变,为了让封控楼宇内每一位学生吃得好,他积极筹划菜品,培训餐厅员工做好个人防护,高效备餐,并每天早晚两次亲自为职工做抗原检测,与此同时,为了让员工能多休息一会儿,他主动承担西区各食堂的接货工作,凌晨时刻,当所有员工还没有开启一天的工作时,他已经穿起防护服,对货物进行消杀验收,确保供货环节安全。他穿梭于食堂内外,食材紧缺,他去统筹协调,食材进不来,他组织人员搬运,盒饭转不过来,他来帮忙,哪里需要,他出现在哪里,随时转换的身份、连轴运转的状态,已经成为封校期间方勇的工作常态。
发挥余热 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
陈挨林,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党员,在最后一班岗上站得笔直、站得坚定。作为学校最大餐厅的大伙经理,面对封控情况下巨大的供餐需求,他顶住压力,毫不退缩,坚守抗疫一线,按照每餐3100份的数量完成供餐任务。在加工厂停工后,他又第一时间组织餐厅职工利用他们仅有的一点午休时间洗菜择菜切菜,做好备餐工作。除了事无巨细的做好本职工作,他还在供餐结束后承担起接货、消杀的任务,年近60岁的他亲自上阵,像个小伙子一样扛起一袋又一袋大米,一趟又一趟,他扛起的不仅仅是沉甸甸的大米,而是一名基层老党员肩上的责任和担当,哪里需要哪里补位,他把党员的模范作用发挥到最后一刻。
勇于奉献 当好群众的排头兵
王富生,一名在饮食中心工作了40年之久的老员工、老党员,他常年忙碌于加工厂地下室,“见不得光”,确是确保封校期间各校区各食堂食品原材料正常供应的“白月光”。他披星戴月,带领加工厂22名职工加班加点进行切配。“任务真的太重了,现在的切配任务是以前的几倍,工人们手已经抬不起来了,腰也快直不起来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倾尽全力,竭尽所能,必须得坚持呀”。说罢,他穿起工服,走进切配间,和所有一线员工一样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切配工作……朴实无华的话语凸显了一名“排头兵”的先锋模范作用,低头工作,抬头顶天,他站在战“疫”最前排,用无私奉献实干担当让共产党成为一面面鲜红的旗帜。
特殊时期 多干一点没关系
“时间紧,任务重,确实工作难度很大,但想到学生们都在等着饭菜,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让孩子们按时吃上热乎的饭菜”。每每说到这里,他的目光都是那样坚定。他是清真餐厅的经理杨静,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是同事们赋予他的标签。面对如今的校园封闭供餐工作,他更是一刻也不敢放松,每日精神饱满地高速“运转”,在灶台旁与他的职工们共同战斗,加班加点为师生准备热气腾腾的饭菜,从原材料采购到切配、从加工制作到成品装盒,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监督亲自参与。他从来不提要求不讲条件,天气冷了,自己给餐厅员工购置保暖衣,生活用品不够了,自己给员工购买生活物资,餐厅有困难都是自己解决克服,坚决不给饮食中心和学校找麻烦。在保证供餐的同时,他每天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落实餐厅员工的健康管理、餐厅环境和货物的消杀。他总说:“只要有需要,我就要好好干、认真干,特殊时期,多干一点没关系”。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这场战“疫”里,饮食中心的党员干部和所有教职工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责任与担当筑起防疫堡垒,用坚守和行动书写属于“农大餐饮人”的奉献之歌。战“疫”“食”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党旗高高飘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