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新闻

位置 > 首 页 > 综合新闻 > 农大新闻 > 正文

同心抗疫情 青春筑后盾——记南校区学生志愿者团队

添加时间:2022-11-04 02:28 来源:新闻中心 通讯员:杨延帝(马克思主义学院) 记者:王丽

疫情面前,没有谁是旁观者,每个人都是责任人。在全体教职工主动请缨投入到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同时,有那么一批人,身着红马甲,活动在各个公共场所,出现在各个核酸采样现场,奔波于宿舍楼中,他们引导师生扫码出入、戴好口罩、做好防护,他们协助老师统计数据、送餐送水、管理学生,他们是上通下达的小能手,在老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建起畅通信息的桥梁。

他们,是落实好、推进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力量。

他们,就是学生志愿者。

让我们一起看看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南校区学生志愿者,通过他们更多地了解全校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那些学生志愿者们。

南校区的学生志愿者团队工作强度很大,但是大家都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还风趣的把自己称为“物资转运工程师”。每天清晨,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南校区宿舍楼的所有学生的热水保障工作。随着天气寒冷,女生寝室提出了要求每天每个寝室增加一壶开水的需求,在志愿者们沟通商量后一致同意答应女生的要求。“只要大家有需要,我们就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这是他们的保证。与此同时,志愿者们晚上还经常接到临时任务,如装卸折叠床、转运行李、装卸食品、医疗物资等等。“记得有一次晚上十二点接到了通知,让全体男生待命,准备连夜装卸折叠床,所有同学立即起身准备,没有一个同学有怨言”一位学生志愿者一边回忆一边说。

十月底的呼和浩特已经进入初冬,但是很多学生志愿者没有携带保暖衣物,他们仅仅穿着薄薄的单衣单裤仍然坚守在抗疫一线,无人抱怨。大家还打趣地说:“老师,别担心,我们干起活来就暖和了”“我们不觉得冷,因为我们为全体同学奉献的心是热切的!”来自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的邓兴宇和来自理学院的王静同学刚刚做完手术,在身体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毅然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中,始终和大家一起不怕苦不怕累,工作不掉队,因为他们的带队老师杨延帝在前期的志愿工作中扭伤了膝盖仍然坚持工作给他们树立了榜样。

工作期间,学生志愿者没有忽视专业学习。很多志愿者是大四的学生,他们开展志愿服务,也不忘坚持学习,带动了更多的学生认真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带队老师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并结合疫情防控工作为志愿者们上了一堂现场思政课。志愿者们相互交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悟收获,撰写学习心得。来自动物科学学院的王岩在学习心得中写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疫情虽然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困扰,但是我们更要迎难而上,刻苦学习,这是对疫情最有力的回击”。

南校区的学生志愿者是只是学校三个校区的所有学生志愿者的一个缩影,在抗疫一线,还有更多的学生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展现着青春的力量,绽放着奉献的炫彩。

风雨兼程路,共抗疫情时。我们共同点赞学生志愿者,共同为校园“清零”贡献更多力量。


责任编辑:王丽 审核人:王雪鹏
阅读:

上一条:学校召开第27次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

下一条:校友企业、内蒙古神牛雲海乳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学校在乌兰察布市隔离点的学生捐赠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