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燕麦新品种选育、绿色栽培技术与营养功能产品研究与示范”2022年度总结交流会顺利召开
1月17日,由我校农学院刘景辉教授主持的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燕麦新品种选育、绿色栽培技术与营养功能产品研究与示范》2022年度总结交流在线上召开。60余名项目实施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项目由内蒙古燕谷坊生态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兴安盟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等国内10家单位共同参与实施。
会议由刘景辉主持。五个课题负责人先后对各自课题的2022年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课题取得的关键技术成果、存在困难和经费使用情况、2023年工作计划安排等作了汇报。项目牵头单位代表、余治权副总经理就项目经费支出和企业技术研发进展情况作了交流汇报。与会专家根据课题进展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围绕燕麦全产业链诸环节关键技术问题,通过产学研的方式开展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从燕麦抗逆优异种质创制与新品种选育、燕麦绿色栽培及景观多样化、燕麦新型营养功能产品创制、燕麦饲草新品种选育及饲料新产品创制、燕麦全产业链智慧云平台构建与三产融合示范等5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效。
本年度,项目选育出适合内蒙古地区种植的燕麦饲草新品种2个,培育新品系2个;研发集成“燕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等栽培技术6个,其中“燕麦复种栽培技术”入选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农牧业主推技术;项目研发燕麦低升糖复合发酵乳等加工技术6项,研发低升糖燕麦发酵乳制品、青贮饲料等燕麦饲草产品6种、青贮菌剂3个,研制燕麦饲草型混合日粮配方5个;研发形成应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的燕麦产品溯源防伪系统平台;项目制订《燕麦胚芽米》行业标准1项,制定地方标准5套;项目在内蒙古建立示范基地16个,累计示范面积20余万亩,获批建设“武川县燕麦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超额完成了项目各项年度任务考核指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