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新闻

位置 > 首 页 > 综合新闻 > 农大新闻 > 正文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精神

添加时间:2023-05-08 22:12 来源:党委宣传部 团委 记者:王丽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强调,广大青年要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我校师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并结合学习、科研、工作实际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殷嘱托,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孙文秀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土右旗甘露子科技小院负责人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向广大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在学习回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当代青年人的关怀,更是意识到了广大高校教师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走进乡土,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每每读到都让我感触良多,为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提振了信心、指明了方向,鼓励我继续奋斗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扎根农业,服务农村,引导青年健康成长,报国成才。我在2020年挂职来到土默特右旗,于2021年组建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甘露子科技小院,频繁往返于师生案头和田间地头,带领研究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加强种植技术指导,提高甘露子产品品质、附加值和知名度,打造特色品牌,最大程度上发挥科技小院作用,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火热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赵宝平 农学院教授 武川燕麦科技小院负责人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工作的重视,并为新时代农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科技小院是“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在创新农业科技、培养农技人才、助力农技推广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创建并建好科技小院,必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澎湃动力。作为内蒙古武川燕麦科技小院的负责人,我将与团队共同努力,以科技小院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生活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化“知农爱农”的“三农”情怀,服务当地燕麦提质增产需求,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黄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食品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服务土右旗甘露子科技小院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农科技小院同学们回信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要“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殷殷嘱托充满了催人奋进的力量,让在科技小院服务一年多的我深受鼓舞。这段时间里,我曾坐着三轮车走在乡村颠簸的路上,曾在烈日炎炎下随村民一起参与甘露子的种植,每当利用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问题,在实践中又重新体悟理论知识时,都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用专业知识切实在乡村振兴的大篇章中贡献自己力量的快乐。“吾辈定不负所望”,是我们广大青年学生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后发出的共同心声,我会继续将汗水挥洒在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青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

郝宇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服务土默特右旗金杏科技小院

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备受鼓舞,我很荣幸能够有机会走进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沟门镇,成为土默特右旗金杏科技小院的一员,走进田间地头,参与研究和解决当地农民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工作的成就感进一步提升了我作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继续脚踏实地,为沟门镇金杏深加工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高娜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 服务土右旗甘露子科技小院

作为科技小院的一员,我们走进西老藏营村,为当地建立种子资源库和甘露子实验田,探究甘露子的深加工技术,研发新产品。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科技富农”的种子早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更是鼓足了我的干劲,未来我将继续“自找苦吃”,将知识与实践结合,不怕苦、不惧难、勇担重任,将乡村振兴的种子种到当地村民的心田。

苏龙嘎 兽医学院2021级兽医专业硕士研究生 服务鄂托克牛业科技小院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了每一名奋斗者、追梦人。作为一名在鄂托克牛业科技小院驻地的硕士研究生,我要和同学们一起,在实践中夯实理论,在理论中指导实践,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扎根农村一线,积极投入乡村振兴主战场,立足实践,增长本领,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聪明才智服务于基层,走出一条让科研成果直接服务生产一线的道路。

陈乐祥 动物科学学院2020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服务巴林右旗羊业科技小院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给了我未来的指引,总书记告诉我们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告诉我们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才能够不断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亦告诉我们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要朝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勤奋学习、努力科研,用好科技小院的平台,让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于人民群众,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张月红 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1级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服务临河区九庄科技小院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满了温暖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作为一名长期驻扎在科技小院的博士研究生,我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探索了微咸水灌溉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提供了黄河两岸灌区灌水施肥新思路。今后,我将认真学习并践行回信中“扎基层”“肯吃苦”“要奉献”的精神,继续在田间地头用心写好科技助农的“大文章”,在内蒙古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农业绿色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将青春的智慧和汗水融入强国复兴伟业。

李俊杰 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0级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服务五原县新公中镇科技小院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时刻激励着我,让我深知作为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时刻告诫自己要保持“自找苦吃”的精气神,不懈追求卓越,拼搏向前。要秉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态度,勤奋学习专业知识,刻苦训练实践技能,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一张蓝图绘到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农大人”的力量,把科技论文写在河套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

关婷 农学院2021级植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服务科布尔马铃薯科技小院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感触颇深,倍感振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离不开青春的力量,农业强国的建设也离不开青春的力量。我正值青春年华,作为科技小院的一份子,可以把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广大农民,将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农业生产中,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嘉琪 农学院2022级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服务赤峰松山谷子科技小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深情勉励青年,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在科技小院服务期间,我们的团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针对赤峰地区水土资源受限造成光热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以水分高效利用技术为核心,结合当地优势作物谷子,构建谷子垄沟集雨抗旱保墒技术,研究其集雨效应、抗旱丰产作用,形成燕山丘陵黑土地作物抗旱丰产技术模式,并进行示范应用。今后,我也会秉承“自找苦吃”的精神,扎根乡村,服务“三农”,让科研成果在广袤的田野上落地生根。

刘文航 机电工程学院2020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新时代青年的期望。作为一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党员,我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灵活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我深知青年拥有在乡野间大展身手的无限可能。今后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投身内蒙古乡村振兴的大舞台,深耕“三农”领域,以严谨细致的态度、脚踏实地的精神发挥专业本领,续写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三农”新篇章。

李文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2020级果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为新一代的农科学子,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不忘本,敢吃苦、不怕苦,将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内化于心,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投身强农兴农的伟大实践中,不忘初心、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争做新时代 “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现代农业人才。

王艺蒙 理学院2020级应用统计学专业本科生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新时代青年寄予了厚望,这份厚望源于对青年一代的关注、对青年力量的肯定,青年人拥有先进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无限的创新精神,更应投身农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学生干部,我将和学生组织全体成员一起,以行践知,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落实到工作学习中,为推动学校、学院学生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而努力。

杨钰颖 林学院2019级林学卓越班本科生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字字催人奋进,句句扣动心弦。作为一名农大学子,我们要走进乡土,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林业人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建设大业,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把爱党爱国的信念植入郁郁葱葱的林海,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贡献青春力量。

杨迪 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会计专业本科生

作为一名青马班的学员,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我更加深刻领会了总书记谆谆教诲背后的深意,鼓舞我以更加坚决的信心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将个人成长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积极发挥所学,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中,为早日实现农业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王丽 审核人:杨逸隆
阅读:

上一条:我校食品院张和平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下一条:【主题教育】副校长齐景伟带队赴乌兰察布市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