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构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主要树种——柠条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8月25至27日,由学校生命科学学院旱寒区植物逆境适应与遗传修饰改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主办的构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主要树种——柠条理论与技术研讨会顺利召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司一级巡视员杜纪山研究员、我校副校长塔娜出席研讨会。
会议以自治区生态建设和落实五大任务为主题,从服务“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建设”出发,深入探讨了制约柠条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问题。
会议上,杜纪山研究员作了关于梁希奖申报的专题讲座,旱寒区植物逆境适应与遗传修饰改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李国婧教授介绍了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及其团队在柠条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的工作进展。来自我校和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探讨了柠条研究的进展和技术瓶颈。巴林右旗锡蒙泰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再生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华泰水土保持生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分享了企业对柠条产业发展的需求。
研讨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旱寒区植物逆境适应与遗传修饰改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并赴杭锦旗开展了实地调研,出席了旱寒区植物逆境适应与遗传修饰改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与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开展的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区内从事柠条研究的相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学校科技处、乡村振兴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