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新闻

位置 > 首 页 > 综合新闻 > 农大新闻 > 正文

全区“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示范宣讲团走进我校作宣讲

添加时间:2024-10-10 07:48 来源:新闻中心 记者:李佳宜 摄影:尚鑫源 管鑫琦 摄像:王升 佘思禹 刘长雨

10月9日下午,全区“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示范宣讲团走进我校,在西区8号教研楼报告厅为300余名师生作宣讲。校党委副书记董贵成主持宣讲会。

会上,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瑞军,自治区英烈讲解员、呼和浩特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科科长陈卓,乌兰夫纪念馆宣讲员史静,内蒙古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我校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刘艳,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自治区大数据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苗晓峰等5位宣讲人围绕“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主题,分别从弘扬长征精神、守卫祖国万里海疆、弘扬科学家精神、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和推进数字化建设等多个角度作了宣讲,为我们呈现了一堂有温度、有深度的精彩思政课。

张瑞军以《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题,围绕长征中主要军事和政治斗争、基本内涵及现实启示两方面,阐述了长征的艰辛苦难与历史意义,强调了伟大长征精神的重大意义,号召全社会时刻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其成为党、国家、人民、民族、军队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陈卓以《走向深蓝》为题,讲述了中国海军烈士遗属毛豆和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王伟的事迹,生动诠释了烈士坚贞不渝的品格和绝对忠诚、勇于担当风险的精神。她表示,师生们要用心学习领会英烈精神,领会英模的精神内涵,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砥砺前进,阔步迈向新征程。

史静以《草原上永不褪色的旗帜》为题,介绍了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乌兰夫组建草原文艺演出团队“乌兰牧骑”的故事,展现了内蒙古人民始终秉承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为积极建设“模范自治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刘艳以《小种子大梦想》为题,与大家共同回顾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研经历和重要成果,剖析了袁隆平展现出来的科学家精神,希望广大学生以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从大局着眼,从小事做起,保持纯粹,初心不改,不辜负时代的幸运和国家的厚望。

苗晓峰以《大数据时代》为题,着重介绍了大数据与当今时代发展的关系,强调了保护个人私人信息的重要性,希望学生能做数字时代的创新者,树立数据意识,牢记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为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而努力奋斗。

“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示范宣讲团校园巡讲是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党委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厅、文化与旅游厅、科协等部门,面向全区高校开展的活动,旨在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做好习近平同志《论教育》学习宣传工作,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发挥北疆楷模、最美教师、北疆工匠等的榜样示范作用,形成红色场馆讲解员、英烈讲解员等共同参与的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责任编辑:王丽 审核人:杨逸隆
阅读:

上一条:我校生科院杨燕教授课题组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下一条:我校射箭队在2024自治区大学生射箭(射艺)锦标赛中获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