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老教授协会不计报酬服务“三农”
发挥余热,为服务“三农”作贡献,内蒙古农业大学老教授协会的部分理事和果树、蔬菜、土壤、植保方面的部分专家一行11人,近日在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多种经营站站长韩凤艳陪同下驱车前往土左旗毕克齐镇大齐村科技园区进行调研。大齐村以果树、蔬菜、养牛为主业。科技园区始建于2002年,现有占地2.2亩的温室大棚二百余个,可从事保护地栽培。有牛千余头、有李子、苹果、杏等经济林近万亩。
一行人到达园区后,首先在大齐村村委会与部分村领导、村林果协会、蔬菜协会、养牛协会部分会员进行了座谈。中共大齐村支部云书记致了简短的欢迎词。内蒙古农业大学老教授协会谭培祯会长说明了来意,强调了农大老教授协会无私奉献、服务“三农”、发挥余热、不要报酬、回报社会的宗旨。并说明“此前,我们协会的蔬菜、果树专家曾与园区多有联系。这次调研是要听听农民的意见、听听干部的意见,需要协会做什么,需要怎么服务,争取建立长期的咨询服务联系”。市多种经营站韩凤叶站长代表市农牧局对老教授、老专家发挥余热服务“三农”表示感谢。村林果协会王天厚会长简要介绍了情况,并代表农民感谢各级涉农单位领导的牵线搭桥。对老教授、老专家服务“三农”,无私奉献表示感谢。他介绍说大齐村预计三年内经济林要达到近十万亩,急需果品的保鲜、果蔬深加工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目前村里正在盖培训室,日后将请有关专家开展果树栽培、保护地农业、病虫害防治、养牛技术等多方面的培训、讲座和指导。
会后全体人员参观了温室、果园和苗圃。大家感到在温室管理;病虫害防治;果树剪枝、疏果、灌溉、土壤施肥、改良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最后互相留下了联系电话,为建立长期的咨询服务联系作了准备。
至此,继呼市赛罕区舍必崖村、根堡村之后,大齐村已成为内蒙古农业大学老教授协会第三个支农服务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