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新闻

位置 > 首 页 > 综合新闻 > 农大新闻 > 正文

学校开展单细胞生物信息学微专业系列教研活动

添加时间:2024-12-15 08:15 来源:生科院 通讯员:王玉珍

为加快推进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学科与优势专业的引领作用,更好地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提升学生在未来行业领域的适应力和竞争力,学校首批通过了7个微专业建设立项。 单细胞生物信息学专业是学校生命科学学院立项建设的微专业。

单细胞生物信息学微专业依托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以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强调本科生生物信息的科研实践能力与生物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特色,结合单细胞测序前沿技术,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并服务于强农兴农的生物信息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从11月初到12月中旬,在学校大力支持下,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单细胞生物信息学微专业”系列专题教研活动,共同研讨单细胞生物信息学微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此次活动为期一个月,吸引了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90余名师生参与,共开展了19场教研活动,包括7场报告、6场主题研讨、5位学生汇报、1场实操演练。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文广、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主任包永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郭冬梅和青年教师那仁格日勒、梁燕、郭慧玲和段申等多位资深教授和青年学者以单细胞生物信息学的核心知识点和应用技术为主题,为师生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师生们围绕“单细胞转录组及研究进展”“单细胞代谢组学及应用”“单细胞数据分析工具和平台”“单细胞生物信息学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单细胞生物信息学的网络药理学视角”“单细胞生物信息学理论框架-细胞代谢的真面目”和“核心合集数据库的使用、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等开展了主题研讨,探讨了青年教师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进课程教学、强化专业培养的措施和方法。其间,学生代表围绕单细胞测序的具体技术应用,包括单细胞RNA测序数据可视化工具-Scanpy、单细胞生物信息学图像处理中人工智能的应用-Orange、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基因共表达网络的工具-hdWGCNA、单细胞数据序列分析-K-mer技术和处理高维和高分辨率数据集可视化、管理和分析工具-HDFView等进行了学习汇报。

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也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他们将继续关注单细胞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发展动态,积极参与相关教研活动,为推动单细胞测序领域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系列教研活动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也为微专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借鉴。

责任编辑:王丽  初审:王丽
复审:杨逸隆  终审:郭松朋
阅读:

上一条:我校沙漠院学生荣获“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下一条:学校青益北疆志愿服务队获得2024年全国大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 志愿服务项目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