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来校作学术报告
7月26日上午,“科学与中国”内蒙古行系列活动走进我校,我校1982届植物保护专业杰出校友、生态基因组学领域的权威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研究员应邀莅临我校作学术报告。校党委书记陈永胜陪同调研,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永斌主持报告会,自治区科技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敏及我校15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报告会。
康乐院士以“蝗虫群聚信息素的发现、生物合成与应用”为题进行了深入讲解,从发现“召集令”到“4VA”的合成路径再到“4VA”阻断抑制剂的团队研发,为蝗灾“绿色防控”提供了全新技术方案。
康乐院士对蝗虫群聚信息素的深入研究及以此为基础的绿色防控技术,不仅为有效遏制蝗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武器,也为探索重大农业害虫的行为调控和绿色治理开辟了崭新思路,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与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刘永斌在总结讲话中说,康乐院士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我们系统解析了蝗虫群聚信息素研究的重大突破与广阔前景。此次报告不仅是一场前沿科学知识的盛宴,更充分展现了康乐院士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奖掖后学的育人智慧。他诚挚期盼康乐院士在学科建设提档升级、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和“上院士冲一流”等方面继续给予宝贵指导和鼎力支持,助力母校在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征程上再创辉煌。
讲座现场反响热烈,互动积极。
会后,康乐院士一行调研参观了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主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和平教授等参加了调研座谈。康乐院士深入了解了我校重点实验室的研发进展、成果转化及团队培养等情况。他对学校科研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学校与伊利、蒙牛等乳业龙头企业的深度融合模式,同时建议学校持续推进创新、拓展发展思路,在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和“冲一流”的征程中再创佳绩。
复审:杨逸隆 终审:郭松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