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荫场上促友情,骄阳底下展风采
——记我校第五十二届田径运动会优秀运动员
看农大学子迎战校运,挥斥方遒;悟体育健儿运动真谛,尽展四方。当夏日的热烈描绘出青春的朝气蓬勃,当浅浅的微笑轻拂过健儿们的脸庞,农大师生们聚在一起,共享全民体育带来的乐趣。青春悠长,温柔了岁月;时光荏苒,浅掠过年华。将近三天的校运会,演绎了太多动人的故事——有冲过终点的欢呼,有打破纪录的激动,有挑战自我的坚持,有团结一心的配合……绿荫场上千百学子用体育竞技的形式促进大学中的美好友情;骄阳底下运动健儿用突破自我的毅力展现农大人的风采!
男子学生组跳远冠军、新纪录保持者:郭凯凯
打破纪录绝非易事,不仅需要运动员突破极限的能力,还需要超越自我的魄力。而这一切,职业技术学院的郭凯凯做到了。他奋力的一跃,打破了我校男子立定跳远的纪录。与上次的纪录3.06米相比,虽然3.08米的新纪录只是有了0.02米的突破,但这细微厘米之差的背后,是他不懈的坚持与队友带给他的家人般的温暖。一天两练的高强度练习磨练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与不轻言放弃的毅力。“我们经常一起约出来集中训练,虽然比较苦,但很快乐”。集训过程是艰辛的,但天性乐观的他总能克服训练间的种种困难。努力终于浇灌出成功的花朵,接受采访时的他难掩自己的喜悦之情。赛后的他在第一时间感谢了自己的队友、教练与整个团队。只有共同体味过训练时的酸甜苦辣,才会让他们的情谊更加醇厚。参加校运会,队友们给予了他莫大的鼓励与支持,虽然他们彼此不是家人,但胜似家人的情感默默地为他的夺冠之路助力添彩。
女子学生组七项全能冠军:张帼荣
张帼荣,正如这英气的名字,赛场上的她,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魄力,赛场下的她,带着“宛如清丽百合”的笑颜。她是女子七项全能冠军,同时还是校礼仪队的成员。多重身份下看似忙碌的她,却有着一颗不慌不燥的心。“我会在时间充足时选择最重要的去完成。”姑娘微笑的脸上,满是喜悦。即使“身兼数职”,她仍能合理安排时间,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跟着自己的节拍,在运动场上走出属于自己的全能之路。在这条夺冠之路上,同样少不了友情的滋润与学院的支持——当她快要放弃的时候,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同学们擂鼓助威,给她鼓劲。加油声阵阵,颤人心弦。友情的滋润不仅体现在同学的呐喊鼓劲上,还显现在与竞技对手的互帮互助上——她与职业技术学院的参赛选手因赛结缘,比赛中她们彼此鼓舞,共同成长。
女子学生组跳高冠军:张敏
阵阵喝彩声中,横杆上升新的高度;腾空而起,像展翅飞翔的海燕,又像凌空直上的雄鹰。一厘米,再挑战一厘米,动作干净利索。来自经济管理学院的张敏,在跳高场上不断刷新着自己的成绩,只为可以做到更好。热爱运动的她,将跳高场上的朝气也带入篮球场上——她还是校篮球队的一员。跳高与篮球并不相同,但不同的姿势,阐释了相同的努力。每每比赛过后,张敏总会真挚地道一句感谢,感谢所有默默奉献的人,运动不仅带给张敏快乐,还让她学会谦虚,用心去尊重每一个对手。谦逊之气为运动场上英姿勃发的她增添了另一份魅力,助她梦逐赛场。
男子学生组铁饼冠军:邢怡超
身材健硕,裸露的皮肤略显黝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眼前的他就是铁饼项目的冠军——邢怡超。面对采访,他落落大方,言谈中充满了自信。从谈话中记者了解到,他从高二便开始接触这项运动项目,后来由于学业加重,不得不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选择了放弃,为此他十分遗憾。来到大学之后,他终于有了时间与机会重拾自己的爱好,加入到了铁饼专项的训练当中。日复一日的训练很是辛苦,教练给予了他最大的帮助。提到教练的时候,他的眼中满是崇敬。他说,教练是自治区记录的保持者,在未来的日子里,教练将会是他奋斗的目标,他将继续和教练学习专业技巧和动作,直到有一天可以达到教练那样的“高度”。
女子学生组1500米冠军:苏布达
跬步千里,始于足下。女子学生组1500米决赛结束,走下跑道的国际教育学院学生苏布达,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获得冠军的她同样将快乐传递于每个人心中。作为从蒙古国远道而来的留学生,她非常喜欢中国,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还结交了很多朋友。谈到运动,她表示自己格外钟情于长跑,并且很享受跑步过程中那种汗流浃背的感觉,因此在本届校运会上参加了1500米和3000米两个项目,她希望利用这个珍贵的机会取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长跑是耐力与爆发力的考验,不仅需要坚持和毅力,更需要属于自己的“策略”。苏布达在赛场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合理分配每一圈消耗的体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真实水平。当问到她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时,她这样讲:“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
男子学生组200米参赛选手:曼德拉
在男子学生组200米预赛的跑道上,一位参赛选手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他身材魁梧,拥有黑色皮肤,飞奔在200米跑道上,他就是来自国际教育学院的学生曼德拉。去年,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挣得奖学金从非洲来到我校学习,首次参加学校运会的他,抱着尝试的态度、参与的心态,在赛道上尽情发挥。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他还是感到很开心。当谈到自己从运动中得到的收获时,他说运动让自己拥有了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且在这次比赛中还认识了两个新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曼德拉在运动会中感受到了快乐,现在的他已经开始展望明年的运动会,他说自己一定会充分准备,不留遗憾,在明年的运动会上绽放异彩。
女子中年组定位投篮参赛选手:斯日古楞
娴熟的动作,合适的角度,篮球场上划过一道弧线。来自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的教师斯日古楞用平和的心态面对比赛,将手中的篮球一次次投进篮筐。斯日古楞老师之所以会选择定位投篮这个项目,是因为从小就有着对篮球的热爱。经过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她感受到运动的精神在于坚持与合作。正如她所说,因为有了坚持,才能笑到最后;合作的精髓在于凝聚力,因为有了团队的凝聚力,才能将体育精神发挥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本届校运会,她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她看来,这次校运会项目的设置完善,有适合高体能、高素质专业运动员的十项全能比赛,也有适合大众学生的运动,更有适合各个年龄段教师的项目,能让大家的身体素质、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她对于能够与其他老师、学生一起参与到这次活动中而感到十分荣幸。
女子中年组4×100米接力小组第一名:机电工程学院
眼神里充满专注,步伐中诠释坚定。寻着小小的接力棒,课堂上的老师们走上跑道,来到了校运会的赛场。赛前,机电工程学院的老师们仔细分析对手,力争用谋略取胜。赛场上,她们每个人全身心投入,不留遗憾。不刻意去征服,不为失败而痛苦,是她们的团队共同的信条。薛晶老师是四个人中的一员,在她心中,自己是在为集体而奔跑,热血沸腾,内心中时刻充满着斗志。“体育和教研工作有很多相同之处,要先做好个人,并充分展现团队之间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不仅是薛晶,许许多多的老师都在身体力行之间诠释着属于他们的运动精神。4×100米接力赛的跑道上,传递的是讲台之外的精彩:一份来自队友的信任,一次为学院而战的荣誉,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
男子老年组20米垒球掷准参赛选手:莫内
态度谦逊,精神矍铄,来自兽医学院的莫内教授获得了垒球比赛的冠军。六十余岁的他,虽然体力有所下降,但他依然热衷于锻炼,经常在教学之余参加体育锻炼。体育如此,在教学方面的他同样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三十余载,莫内教授从未改变过自己对于教育或是体育的热爱,这份坚持初心的态度为记者上了深深的一课。今年就要退休的莫内教授,是最后一次参加校运会了,能在工作的最后阶段再为学院荣誉增添一些光彩,令他非常高兴。他对记者说,成绩对于他来说并不重要,能和这些相识的老师、教授在一起比赛,并争取荣誉才是他获得的最大快乐。谦谦君子,树德育人,投掷虽然只在方寸间,育人却贯彻了他的一生。
学生组拔河冠军:经济管理学院
“一二、一二、一二……”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呐喊和响亮整齐的节奏,参加拔河比赛的经管院学生们,扎实地踩在地上,身体齐向后倾,拼命将绳子拉向自己的方向。三天下来,经过多轮角逐,经济管理学院的同学们最终在拔河比赛中拔得头筹。作为运动会上的“小鲜肉”,队员沈鑫告诉记者,不同于参加个人项目,在团体项目上取得好成绩,是一群人共同分享的喜悦与欢呼。在平日训练中,不论是站在队尾,还是站在队首,亦或是在场边喊口号,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相互配合,共同协作。一次次的训练、比赛,使同学们互相了解彼此,默契程度加深。虽然在比赛中和对手针锋相对,但看到对面的同学拉伤,他们同样会及时送来关切地问候。虽说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但每次比赛过后,曾经竞争过的对手都成为了场下的朋友。一条紧绷的绳子,把所有人团结在同样的节奏下,将集体的力量最大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