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火种” 蓄势后燎原
第十五届十佳毕业生 ||王帅 |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2016级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二班
颁奖词:
建模大赛显能力,他好学不倦,
是同学们专业上的领头羊;
疫情志愿显担当,他勤于思考,
是同学们思想上的指路灯。
王帅,男,汉族,中共党员,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2016级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二班。曾任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主席、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委员、班级团支书;曾获学校“优秀学生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论文作者”“优秀志愿者服务队员”等。取得“第三届全国建设类院校施工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本科组团队三等奖、“第十届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能大赛”工程管理专项一等奖(团体),学校“第三届党员读书观影交流会”二等奖、“第四届学生党员知识竞赛”团体二等奖等。作为组织者,他带领学校“助力精准扶贫,共建减贫之路”社会实践队荣获团中央2018年“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优秀报道奖”“优秀摄影奖”和“优秀视频奖”。他所在的“一带一路”能源学子杭锦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荣获团中央2017年“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优秀报道奖”和“优秀摄影奖”。
毕业去向:公派留学乌克兰
大学四年如细密的沙砾从指尖偷偷溜走,转眼间已经到了分别的路口,回望不曾辜负过的校园时光,王帅在前进的路上留下一串串的足迹。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他在大一与学生会结缘,并在三年的磨练中不断提升自己,在这个大集体里学着写活动策划,跟着做学生工作,指挥着办迎新晚会,操办着参加运动会等等,从一个曾经不会操作办公软件、不知道该如何协调工作、只要站到台上就会语无伦次的小白,渐渐地把做“任务”变成了做“家务”,变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学生的百宝箱,也慢慢懂得了集体的意义、团结的力量。
在大三的上学期,通过层层选拔,王帅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第十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能大赛决赛。对这次比赛,他和队员们全力以赴、信心满满,准备比赛初期遇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于是他们取经、查资料、讨论,多管齐下,在痛并快乐中成长。虽然要准备比赛,还要复习期中考试,可队友们没有抱怨与放弃,仍旧每天晚上在教室学习、讨论比赛准备,五一放假也都没有回家。让王帅印象最深的就是比赛前模拟当晚,由于模拟题比较难,严重打击了他们的信心,所以当晚队员不约而同地熬夜进行查漏补缺,第二天大家都顶着黑眼圈,却表现地分外有精神。王帅的内心深深被触动了,那一刻,他感觉他们是一个伟大的集体,每一个人都是最棒的。
在书本中领略世界的轮廓,在实践中窥见世界的全貌。在学业上不曾放松的王帅也心系社会并参加了多次社会实践,每一次充实而有意义的行程都让他收获颇丰。2018年的7月,王帅一行12人来到赤峰敖汉旗展开为期12天的“助力精准扶贫,共建减贫之路”的暑期社会实践。他们走到最基层调研当地的脱贫情况,顶着炽热的太阳,拿着厚厚的资料,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12人分小组去往不同的村落,并帮助当地村支部整理了共计1500多份建档立卡资料。当时正值换届选举,他们主动担任工作人员协助当地村委会开展工作。同时,他们还到当地养老院做志愿服务,帮老人们打扫院落,整理房间,给老人们带去快乐。12天的行程苦乐交织、难忘而深刻,让他进一步明白了习总书记说过的青年要勇挑重担的意义,理解了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辛苦的付出总会结出甘甜的果实,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分队获得了团中央2018年“镜头中的三下乡”的“优秀报道奖”“优秀摄影奖”和“优秀视频奖”。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2020疫情汹汹来袭之际,王帅本着共产党人的冲锋在前和奉献当先的精神毅然加入志愿大军。从1月26日开始,他就开始为包头市东河区河东镇臭水井村村委会工作,主要做表格统计、信息录入和协助村委会进行宣传防疫知识、站点车辆排查、入户张贴居家隔离书以及协助村委会进行居家隔离人员的各项手续的办理和解除等工作。工作中,从河南返回的一对夫妇进行居家隔离,王帅主要负责对该夫妇进行定点询问体温,上门送菜。隔离第13天时两夫妻体温升高,他及时进行上报,在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下帮助这对夫妻办理手续去医院检查。最后的检测结果并不是新冠肺炎,他的心才彻底放下。他永远都不会忘掉他们说的那声“谢谢你”多么温暖。志愿服务让他庆幸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为人民出一份力,让大家能够尽量安全地、舒心地度过这一段特殊时期。由于工作表现突出,王帅荣获包头市东河区河东镇授予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贡献奖、臭水井村村委会授予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优秀志愿者,以及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颁发的志愿者服务证书。
当梦想拥抱现实,我们不再彷徨。王帅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自律的精神筑就了通向留学之旅的桥梁,走向更广阔的宝藏天地,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相信在未来的人生航线上,他会打包好初心,在返回祖国后继续写下自己的求索日记,为建设祖国母亲奉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