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持续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下功夫,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在新发展阶段不断交出合格答卷。6月19日至20日,我校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驻河套灌区硕博士研究生流动党支部与自治区党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五巡回指导组临时党支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农牧和科技局、五原县绿色产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五原县新公中镇党委、内蒙古科学技术普及学会等联合开展“党建引领共建科技小院、科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
19日下午,全体人员来到五原县河套农耕文博苑,参观了内蒙古河套农耕文化博物馆及二十四节气广场,深入了解了河套地区的农耕文化及民俗历史。
20日上午,全体人员来到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新公中镇科技小院,五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维君与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吕清禄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服务站”揭牌,这也是全区高校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服务站。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王忠东,巡回指导组联络员边建平,五原县农牧和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郭明旺,五原县新公中镇党委书记邬晓清共同为“内蒙古青少年科普研学教育基地”揭牌。
活动中,任维君指出,创新性地构建校地一体、上下联动、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党建工作新机制,必将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希望内蒙古农业大学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为继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吕清禄希望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进一步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持续深化与五原县校地合作,发挥好全国样板党支部的示范作用,引领校地融合、科教融合,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开启新时代融合党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驻河套灌区硕博士研究生流动党支部书记屈忠义说到,作为全国高校第一批“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今后将继续扎实推进党务与业务、服务的融合,守住“一颗心”、把住“一条线”、高举“一面旗”,发挥好乡村振兴服务站和青少年科普研学教育基地的作用,把“科技小院”打造成为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100周年。
随后,全体人员参观了科技小院校地党建联盟助推“乡村振兴”建成成果,并现场听取了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委员、资源环境系党支部书记王丽萍关于“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专题培训。
第十五巡回指导组副组长梁荣在听取当地政府、农民代表关于乡村振兴的思路和看法后,结合我校“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希望校地双方聚焦国家战略、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提高政治站位,在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建设等方面走深、走实、走活、走远、走高,走出内蒙古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
20日下午,全体人员参观了内蒙古抗日战争纪念馆,全体党员在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陆海平的带领下重温了入党誓词,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心和决心。党员代表、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孙宇乐分享了参观收获。随后,一行人前往五原县隆兴昌镇两万亩盐碱地改良示范区,参观了五原县现代农业质控服务中心科技建设成果展示。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驻河套灌区硕博士研究生流动党支部书记屈忠义介绍了学校科研团队在当地开展盐碱地改良和黄河水滴灌设备的设计推广等项目的实施情况。
本次联合党日活动,是学校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也深化了学校和五原县校地合作,实现了校地融合党建引领、科教融合助推乡村振兴,让广大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在为民办实事中开创发展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建校70周年。












